巴勒斯坦入聯引多方博弈
圖片說明: 17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安理會會議開始時,全體代表默哀一分鐘,向所有在加沙因公殉職的人道主義工作者致敬。
---[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 黃培昭 *本報記者 : 李 萌 王 琪 *本報特約記者 : 柳 直 甄 翔]
在巴以沖突延宕半年、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加劇之時,聯合國安理會時隔13年再次審議巴勒斯坦提出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巴勒斯坦方面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以色列方面則稱巴勒斯坦的申請「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及憲章精神」。
許多阿拉伯國家、中國、俄羅斯等國紛紛表態支持巴勒斯坦正式成為聯合國會員國。法新社稱,由於以色列的親密盟友美國可能會使用否決權來阻止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因此巴勒斯坦推動加入聯合國的努力面臨重大障礙。
有美媒爆料稱,美國通過向巴勒斯坦施壓,並對其他國家遊說,尋求在不動用「否決權」的情況下阻止巴勒斯坦入聯。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新一輪巴以沖突讓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開始意識到,全面落實「兩國方案」和支持巴勒斯坦國,才是從根源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方法。
巴勒斯坦《日子報》呼籲國際社會「站在公正、公平和正義的立場」,不被美國等的立場所束縛,在巴勒斯坦入聯問題上投贊成票,以實際行動支持巴勒斯坦人民。
「委員會未能達成一致」
路透社稱,提出該決議草案的安理會成員國阿爾及利亞要求在當地時間18日下午進行表決,以配合安理會將舉行的中東問題會議。但多名外交人士表示,表決將於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舉行。
埃及「金字塔在線」新聞網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人向4月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馬耳他「施加強大壓力」,要求其將投票推遲至19日。截至本報發稿,安理會在其官網稱,將在當地時間18日舉行中東問題會議,但未提及有關巴勒斯坦入聯表決事宜。
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觀察員2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重新審議巴勒斯坦2011年提出的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古特雷斯3日將此函轉呈安理會。
安理會8日重新審議巴勒斯坦提出的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決定將此申請交由其常設的接納新會員國委員會處理。該委員會由安理會15個成員組成,8日下午開議,形成結論後報告安理會。報告說,「關於巴勒斯坦的申請是否符合所有入聯資格的問題……委員會未能達成一致,各方表達了不同意見」。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接納新會員國,需經安理會推薦,由聯合國大會作出決定。由於接納新會員國為實質性議題,安理會的決定需要至少9個安理會成員同意且未遭常任理事國否決。聯大表決則需要會員國2/3多數同意。法新社稱,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已有137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國,2011年9月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遞交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正式申請,但未獲安理會通過。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給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相對於正式會員國,觀察員國在聯合國系統內沒有投票權,也沒有提案權。這實際上意味著,該國的主權國家地位在國際上還沒有得到具有權威性的承認。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後,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難觸目驚心,這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同情巴勒斯坦,所以巴勒斯坦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間點重新提出加入聯合國,從形勢上來說是有利的。
「美國把我們當作人質」
「由於美國反對,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努力在安理會必然會遭遇失敗」,法新社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17日表示:「我們認為,在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並不一定能讓我們找到(巴以)兩國解決方案。」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美國國會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的兩項法案規定,如果聯合國機構讓沒有「國際公認」國家屬性的組織成為成員,美國將不得為其提供資金。
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伍德本月初稱,若聯合國批準巴勒斯坦成為會員國,「給聯合國的資金將被切斷,因為我們受美國法律約束」。
巴勒斯坦總統發言人魯代納18日表示,阿巴斯總統對美國威脅使用否決權的立場表示譴責,由於美國繼續采取魯莽支持以色列的立場,美國的信譽受到質疑。曼蘇爾說,美國威脅停止向聯合國提供資金,「這是把我們當作人質」。
路透社稱,有外交官預測,巴勒斯坦入聯決議草案可能獲得多達13個安理會成員國的支持。
美國Axios新聞網援引以色列官員的話稱,預計中國、俄羅斯、阿爾及利亞、馬耳他、斯洛文尼亞、塞拉利昂、莫桑比克和圭亞那8個安理會成員國將投贊成票,英國將投棄權票,因此美國和以色列正在爭取法國、瑞士、日本、韓國和厄瓜多爾最終投反對票或棄權票,這樣該決議就無法達到9票的門檻。
美國調查新聞網站「攔截」稱,其獲得的美國國務院非機密電報副本顯示,這種遊說努力與拜登政府全力支持「兩國方案」的所謂承諾相矛盾。
Axios新聞網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過去兩周裏,拜登政府一直在向阿巴斯及其顧問施壓,要求放棄申請巴勒斯坦入聯。
一名巴勒斯坦高官透露,拜登政府還向巴方提出,阿巴斯可以受邀前往白宮與拜登會晤,前提是巴方暫停申請入聯。不過,阿巴斯拒絕了這一提議。
報導稱,如果美國行使一票否決權,尤其考慮到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的背景,國際社會以及美國民主黨內部都會出現批評拜登的聲音,勢必將影響拜登的大選選情。
與美國「力挺」以色列形成反差的是,在過去數年間,不少歐洲國家開始承認巴勒斯坦國,包括瑞典、保加利亞、塞浦路斯、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愛爾蘭。
西班牙政府計劃在今年7月前承認巴勒斯坦國。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認為,不久之後可能會有更多歐洲國家加入這一行列承認巴勒斯坦國。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國家最近對以色列和美國的態度出現了一些變化,如果歐洲國家在表決中投了支持票,將是對美以的一個很大打擊。
即便決議草案未通過,也會進一步對美國、以色列在道義上和政治上施壓,特別是如果美國再次動用一票否決權。「實際上,聯合國成了巴勒斯坦以及支持巴勒斯坦的國家和美以鬥爭的一個舞臺。」
美國同意以軍地面進攻拉法?
眼下,巴以沖突延宕,和談曙光未現。據巴勒斯坦通訊社18日報導,以軍當天空襲了加沙中部的穆格拉卡地區,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多人受傷。以軍17日晚還對加沙南部展開空襲,截至目前已造成11人死亡。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專員菲利普·拉紮裏尼17日警告說,一場人為的饑荒正在加沙地帶蔓延,他指控以色列阻撓援助物資的運送。
過去幾個月中,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多次表示將對加沙地帶最南部城市拉法開展地面進攻,並稱已經確定了進攻日期。
總部設在英國的《新阿拉伯人報》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方面已同意以軍在拉法開展地面行動,以換取以方不對伊朗此前空襲進行大規模反擊。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稱,以色列在拉法實施重大軍事行動將是「一個錯誤」。
有分析認為,在當前時間節點,如果巴勒斯坦順利入聯,將對巴以沖突帶來重大影響,沖突的性質將會變成一國對另一國的戰爭。
丁隆表示,如果巴勒斯坦正式入聯,以色列將會非常被動。從戰略上來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是平起平坐,也就是說巴勒斯坦建國有合法性。
如果巴勒斯坦在聯合國內部啟動程序,要求以色列賠償戰爭損失,以色列將承擔嚴重後果,所以以色列長期堅決反對巴勒斯坦入聯。▲---來源:環球時報國際-
*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
王毅表示巴以應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圖為中巴國旗,與內文無關)
今天(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與印尼外交部長特蕾諾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記者會。王毅表示,巴以沖突造成人道主義災難,應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盡快建立人道救援機製,避免局勢升級。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總臺記者: 唐鑫)
* 延伸閱讀: *媒體:王毅指出伊以沖突根源仍在加沙 再提"兩國方案"*
經過近兩天的商討,以色列軍方表示,將對伊朗的導彈及無人機襲擊做出回應,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在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先遭到以色列轟炸的情況下,伊朗展開報復性襲擊,大量導彈和無人機劃破耶路撒冷的夜空。雖然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報復,但外界擔心,中東局勢會再次走向劍拔弩張,讓國際社會捏了一把汗。
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啟動攔截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彈
這一緊張時刻,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積極斡旋,試圖讓局勢降溫。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的兩通電話,向多方傳遞關鍵信息。
01. 中方對伊表態:「譴責、贊賞、相信」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消息,15日當天,王毅應約和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通話,阿蔔杜拉希揚主要就伊朗襲擊以色列一事,向王毅傳達了三個信息:
圖為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他就伊朗襲擊以色列一事,向王毅傳達了三個信息
一、針對此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被炸,伊方有權對主權受到侵犯作出自衛回應。
二、當前地區局勢十分敏感,伊方願保持克製,無意進一步升級局勢。
三、伊方主張在加沙立即實現停火,支持中方為推動停火、恢復地區安寧、加強地區國家合作作出的積極努力。
簡言之,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此次襲擊是以色列有錯在先,伊朗的行為有法可依。此事到此為止,事態進一步的發展關鍵還是加沙問題。伊朗向中方表態,也有希望中方從中斡旋、推動停火的意味。
王毅的回應信息量很大,所表達的中方立場也十分明確:強烈譴責伊朗駐敘利亞使館館舍遇襲事件;
贊賞伊朗強調不針對地區國家和周邊鄰國,重申繼續奉行睦鄰友好的政策;
相信伊朗能夠把握好局勢,在維護伊方主權和尊嚴的同時,避免局勢進一步動蕩。
對於如何解決目前中東地區的僵局,王毅也說得很清楚:當前局勢是加沙沖突升級的外溢效應。
當務之急是盡快落實安理會第2728號決議,在加沙實現停火止戰,切實保護平民,防止人道災難進一步加劇。
中方願同伊方保持溝通,共同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也就是說,目前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之所以會出現,其根源並不在伊朗,而在於加沙問題。只有解決加沙問題,才能從根源上撲滅中東各方的「怒火」。
02. 另一場關鍵通話~中方再提「兩國方案」
同一天,王毅還打了另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沙特的外交大臣費薩爾。
針對當前局勢,王毅在電話裏明確了五點:
一、中方堅決反對襲擊伊朗駐敘利亞使館館舍這種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
二、中方註意到伊朗表示進行的反擊不針對任何周邊國家,願繼續奉行睦鄰友好政策。
三、當前局勢面臨走向惡化還是回歸正常的抉擇。
四、中方贊賞沙方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願同沙方共同努力,避免對抗進一步加劇。
五、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是要盡快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權利,實現巴以兩國和平共處。
簡言之,目前中東局勢已經到了十字路口,唯有通過「兩國方案」,方能避免局勢惡化,才能真正掐滅「火藥桶」引信。
對於王毅的提議,費薩爾認為,沙中對當前中東局勢的立場高度一致。沙方高度期待中方為此發揮積極和重要作用,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推動加沙立即實現無條件停火,啟動落實「兩國方案」,盡早實現中東穩定。沙方完全信任中方,願推動沙中合作持續發展。
03. 美方曾讓中國「勸和」,卻不提這四個字?
伊朗駐敘大使館遭襲後,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介紹,王毅於4月11日晚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布林肯通報了美方對當前中東形勢的看法。
圖為布林肯資料圖,他於4月11日晚同王毅通電話
據外媒披露,美國國務院的原話是,希望中方「利用其影響力」,勸阻伊朗不要襲擊以色列。
但實際上,美國光是讓中國勸和,只字不提「兩國方案」。
在伊朗報復性襲擊以色列後,一些西方國家紛紛召見伊朗大使,譴責這一行為。隨後,伊朗召見英、法、德大使,強烈抗議他們的立場,但其中並沒有美國的身影,因為美國與伊朗處於斷交狀態。
在一篇題為《中國能否在避免中東全面戰爭中發揮作用?》的文章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專家的話說,「如果美國對以色列施加足夠的壓力,以色列的襲擊和伊朗的報復都不會發生。(讓中國)對首先被視為受害者的伊朗施加壓力,是不合邏輯的。」
圖為美媒報導截圖
04. 他們為何選擇此時通話?
誰在保持沈默?
不得不說,各方都指望著中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論在加沙問題上還是其他地區沖突方面,中國的立場向來公正,一直致力於推動停火止戰、切實保護平民、緩解人道危機。
反觀西方,在伊朗駐外使館遭襲這種違反國際法的事情上保持沈默;當伊朗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反擊時,卻又紛紛站出來譴責,「雙標」本質暴露無疑。
中方之所以能在中東地區作為「勸和者」居中調和,還與此前幫助伊朗和沙特實現「世紀和解」密不可分。
伊朗和沙特這兩個中東大國的一舉一動,都對地區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一關鍵時刻與中國通話,展現了他們對中國的充分信任。
中東問題學者董漫遠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中方的呼籲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呼聲,與沖突有關方所展現出的克製跡象和態勢相吻合。」
董漫遠指出,國際社會普遍的願望和呼聲是,伊朗和以色列都能保持克製,使事態平息下去,而中方的提議正契合了這一呼聲。
此外,中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沖突的根源所在。巴勒斯坦問題長期被邊緣化,所觸發的新一輪巴以沖突,對地區穩定造成負面影響。中方呼籲國際社會重回「兩國方案」,從而實現巴以兩國和平相處,這才是正道。
「中方的表態,站在了公平正義和國際法一邊,以及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穩定發展的一邊,順應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要求。」董漫遠說。---[文源:CCTV國際時訊/責任編輯:覃肄靈]
*以色列惹眾怒,普京、中國接連出手,伊朗挺直腰板*
天下奇談,以色列這次真的是惹了眾怒,不僅伊朗對其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連普京和中國也相繼出手,讓以色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近日,美國竟然向伊朗提出了一個荒誕的要求,希望伊朗能讓以色列「象征性打擊」一下,以滿足美國的某種戰略需求。
然而,伊朗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一荒謬的請求,展現出堅定的立場和決心。
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為了拉攏胡賽武裝,竟然不惜滿足其全部訴求,只求其在加沙沖突中保持中立。
這種「賄賂」行為不僅讓人質疑美國的道德底線,也進一步暴露了其在中東地區的野心和策略。
然而,美國的如意算盤並未打響。因為不僅伊朗堅決反抗,連普京也半路殺出,與伊朗總統通話並表示支持,這無疑給以色列當頭一棒。
普京的表態不僅彰顯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讓以色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壓力。
與此同時,中國也明確表達了支持伊朗的立場。
中國在多個場合為伊朗發聲,並強調加強與伊朗的合作。
這一舉動無疑讓以色列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中國的支持讓伊朗更加有底氣地面對以色列的威脅。
以色列現在應該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了。
不僅在巴以問題上與中國存在分歧,還在其他大是大非問題上頻頻挑釁中國底線。
這種短視的行為只會讓以色列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孤立,最終自食惡果。
現在的中東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世界大國都在激烈博弈之中,地區國家的矛盾也已經完全不可調和。
然而,各方都在努力避免打大仗,不想過早下場。
對伊朗來說,他當然想躲在後邊觀察局勢發展;而以色列則不同,他迫切需要將伊朗等國家拉下水,以便進一步把美國拉下水。
因此,未來以色列必然會對伊朗采取行動,但具體時間和方式仍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以色列這次真的是惹了眾怒。
不僅伊朗對其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連普京和中國也相繼出手支持伊朗。
這讓以色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孤立。
未來中東地區的局勢將更加復雜多變,各方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采取過激行動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來源:深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