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美國心理學教授安傑拉·達科沃思曾提出:一個人成功的核心要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這個人堅韌不拔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其實也是一個人的心力。
59歲的章小蕙就是一個心力強大的人。
她有很好的家世,但在婚姻上,經歷過曲折。
離婚的那段時間,關于章小蕙的惡意報道鋪天蓋地,有的稿件甚至直接進行人身攻擊。但她沒有多言,沒有說別人的不是。
1996年,章小蕙、鍾鎮濤以公司名義借錢炒作房地産,結果面臨金融危機爆發,兩人無法償清債務,共計負債2.5億港元。
她沒有像丈夫一樣宣布破産,而是承擔起了債務,通過開買手店還債。
2018年,她轉戰內地,經營小衆的護膚品牌。
今年5月份,在小紅書的第一場直播交易額突破5000萬,熱度沖上6億。
正是因爲有強大的心力,才讓她挺過了人生中的坎坷和挫折,攀登上了事業新高峰。
心力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心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01. 心力的三個含義
那麽什麽是心力?心力有3個含義。
1.復原力
很多人像花瓶,突然遭遇一個“意外”,被拍在地上,就徹底成了碎片。
而有復原力的人,則像皮球,雖然在外力的作用下,會變形。但又會很快恢複成原來的樣子。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受挫,如果想要走得遠,就要有復原力。
我舉一個例子:2015年初,我們公司招聘了第一批大學生,總共有30多個人,但當時留下來的只有兩個,其中有一個女生。
爲什麽她當時可以留下來,並且變得越來越優秀?
有一件事能夠說明原因,她剛從獵頭崗位轉咨詢崗位時,連PPT都不會寫,而做好一個PPT恰恰是必須要有的基本功。
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們第二天要和客戶開會,然後她從下午三點開始寫PPT,寫完了我不滿意,讓她重新寫;寫完給我,一看還是不行,又讓她重新寫。
一直反反複複,到次日淩晨三點,PPT依舊不合格。沒有辦法,只能讓她重新寫。
這個過程中,她沒有說我不做了,而是邊哭邊寫,哭了很久,寫了很久,最後交出了一份特別好的作品。
在那個晚上,我確定了一件事,無論她在哪裏,都會有所成就。原因在于她受到挫折後,沒有一直陷在情緒裏。她很快複原了,然後專注于問題上。
後來也的確如此,她從咨詢小白,到獨當一面,帶領團隊,再到離開酵母,追逐星辰大海。她越來越優秀,我也發自肺腑爲她高興。
因此,我建議你,要有皮球的心態,而不是脆弱得像玻璃。
2.意志力
所謂意志力,就是你要有堅定的目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你都要堅持下去。
最開始我在阿裏巴巴做業務,因爲各種原因,我被調到廣東做經理,當時廣東的業績一直是倒數。
我接手爛攤子時,就暗暗立了一個目標,要讓廣東的團隊成爲全國第一。
在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人手不足,大家的能力很差,而且還不斷有人辭職。面對這些困難,我從來沒有想過不幹了。
我每天都在招人,招了人後,晚上培訓他們,事無巨細,教他們怎麽樣打電話,銷售流程是怎樣的,如何做客戶管理、會議營銷,和業務有關的全培訓一遍。
我一直咬牙堅持,最後,我們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全國第一。
我想通過我的故事,告訴大家,不能說一遇到困難和挫折,你就放棄。
而是要做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銅豌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3.反脆弱力
塔勒布在《黑天鵝》中有過這樣的描述:“我們一直認爲波動性、隨機性、不確定性是一樁壞事,于是想方設法要去消除它們,但這些想消除它們的舉動,讓我們更容易遭到黑天鵝的攻擊。”
其實反脆弱不只是抗擊打能力,更多的是指被擊打之後,反而要讓你跳得更高。
是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死棋之外,找到活棋的能力。
我舉一個例子。
在疫情前,你原來是做線下的業務的,疫情來了,你受到了沖擊,面臨了生存的挑戰。
這時候,你窮則思變,也做起了線上業務。通過做線上業務,你不僅順利度過了危機,還完成了企業的在線化,增加了營收。
你看,在危機之下,反而倒逼你修煉出了剛性能力,形成了護城河。
一個人有強大的心力,就不會害怕困難,反而會把困難當成挑戰,不斷成長。
02.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力?
心力很重要。那麽,如何提高自己的心力?
1.增強自我效能感
心力差的人,對待工作和生活,非常悲觀。
一遇到困難,就産生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行,能力不夠,做不到,然後放棄了。
實際上,當你內心有不良的想法的時候,所有的好事情都不會來找你,世界是有因果的。
因此,要有自我效能感,就是相信自己。遇到難關,想的是:“我一定要想想辦法,總會有辦法的。面對這種情況,我肯定能做點什麽。”
想法決定出路,你想改變,你才會邁開腿。
要知道,即便大環境改變不了,但我們也能做好能掌控的那一部分,這些小的改變,往往也能帶來好的結果。
2.用熱愛戰勝恐懼
我經常說,一個人願有多大,路就有多長。
願,就是佛教中講的願力,你有多大的願力,就能取多大的真經。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覺得困難太大,是因爲你的願力太小。
當你的願力只有乒乓球那麽大,你遇到了籃球大的困難時,就看不見目標,只能看見困難了。
但是,當你的願力有珠穆朗瑪峰那麽大時,就算你的困難有泰山那麽大,也是微不足道的。
如何提高願力?你要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熱愛是戰勝恐懼的法寶。
當你搞清楚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想做、願意去做的事情,內心有了熱愛,你就不會迷茫了,你會獲得內心的力量,驅動自己不斷前行,迎接每一個挑戰。
3.不斷打勝仗
很多時候,我們心力差,其實是自信心不夠。獲取信心的唯一途徑就是打勝仗。我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我的信心就是靠著不斷打勝仗逐步建立起來的。
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定位速效法。
量化你的目標,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
當你達成每一個小目標,取得每一個階段性的小勝利時,你就會相信自己能做到,會非常振奮,充滿希望。
當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就會有爆棚的自信心,心力自然就強大了,敢于接受挑戰。
最後我想說:心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祝你,擁有強大的心力。---(張麗俊/來源: 互聯網思維)
*別急,你還沒到巅峰期*
01. 你知道嗎?
以大膽投資科技股著稱的“女股神”--“木頭姐”凱茜·伍德,今年多大了?
她在前幾天發布的最新信函中,將2024年開始的科技增長,稱爲“超指數增長”。
這個概念大概是說,指數增長是加速增長,而“超指數增長”是加加速增長。
具體而言,“在人工智能的催化下,機器人、測序、能源儲存、區塊鏈等頭部公司,將會在未來7年中,以每年40%的增速增長。”
“木頭姐”在2024大構想中,大膽預測,在AI等技術的驅動下,至2030年GDP的增長率將加速到6%-8%。
並且,她認爲,“相關股票的市值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從現在的15萬億美元-20萬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20萬億美元。”
那麽,這位“以投資破壞性創新科技公司而聞名”的姐姐,到底多大呢?
凱茜·伍德,出生于1955年,算起來,今年70歲了。
創立方舟投資公司時,她59歲。
所以,我的朋友,別急,你還沒到事業的巅峰期。
就是這樣一位女士,在馬斯克在打算退市的絕望時刻,告訴他特斯拉股價估值應該在700美元到4000美元之間。
最終,“木頭姐”讓“鋼鐵俠”改變了決定。
也是這樣一位70歲的姐姐,每天早上七點起床,開始閱讀研究報告,並在五個小時的虛擬會議後,去散散步。
她笃定地寫道:我們有幸在新舊世界的十字路口觀察並覆蓋了顛覆性創新技術。創新可以解決問題,而在2024年,我們並不缺少創新。
02. 苦澀的教訓,成爲OpenAI工程師們的“聖經”。
作者是強化學習先驅理查德·薩頓,他開寫道:“在70年來人工智能研究給我們的最深刻教訓是:那些能夠發揮計算力的通用方法終將大獲成功。
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摩爾定律,也就是計算單位成本持續指數型下降這一現象的普遍規律。”
摩爾定律預測,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這通常被解釋爲計算能力每兩年大約翻一番。
這一定律反映了計算硬件的發展趨勢,預示著計算資源的持續增長和成本的持續下降。
“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提出了一個AI時代的摩爾定律,即宇宙中的智能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有人稱其爲“奧特曼定律”。
的確,AI帶來的指數級增長,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躍。
如果大模型能走得更遠,也許我們將看到十萬級和百萬級的算力增長,畢竟“2的n次方”有著神奇的力量。
新摩爾定律背後,不僅是數據和算力的指數級增長,更有賴于有“指數級夢想”的人。
很多時候,把事情做到十倍好,比將事情變好10%可能更容易。
這正是地球某處正在如火如荼地發生著的“有效加速”。
木頭姐的觀點也許略顯激烈,業績也許波動起伏,但是她在70歲時,依然能夠像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指數級的夢想,這一點令人感慨。
03. 當一個25歲的年輕人覺得自己“老了”,當一個35歲的程序員擔心被“優化”,當一個45歲的企業家打算退休,總會被擺上這樣一道雞湯:
a、巴菲特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
b、到了60歲,他也才賺到人生財富的3%,後面還有97%等著呢。
以上數字皆爲“事實”,對比起現在的1300億美金上下的財富,47歲時候的巴菲特“只有”6700萬,到了 59歲也“剛剛”到38億美金。
以下是巴菲特66年投資生涯的回報圖:
如圖,數據非常有趣:
1、巴菲特的巅峰期是46歲到68歲,年化回報達到了驚人的42.42%;
2、晚年期的回報,降低到了9.58%,依然貢獻了此生的大部分收益。
相信指數級增長,既是對增長速度的信念,也是對持續時間的信念。
所以,我的朋友,別急,你還沒到賺錢的巅峰期。
我不想討論陳詞濫調的複利,也無需再次強調“活得久一些”,更沒打算用濃縮雞湯來緩解這個時代的年齡焦慮,而是想對自己和聰明如您提出一個問題:
你還相信時間的魔法嗎?
這種信念其實與年齡無關。
的確,買入可口可樂時巴菲特58歲,而買入蘋果時巴菲特已經86歲高齡。
與其說他是在用終身學習的態度來踐行價值投資,不如說,巴菲特一直是那個用時間的魔法來打造夢想花園的小男孩。
04. 最近和幾位朋友聊天,不知爲何大家有時間的蕭瑟感。
有位聰明能幹的朋友擔心屬于自己的事業浪潮已經錯過,有位年輕好看的朋友擔心再也找不到古典的愛情,有位懂得生活的朋友放棄了去找尋一個能種花栽樹的花園。
本文提及的三個人和三個故事,背後的邏輯並不一樣,木頭姐很偏激,巴菲特很保守,奧特曼像個科技狂人,但有一點卻很相似:
他們對時間的指數式的信仰,是因爲相信這個是非難辨的世界,其實是由我們的精神構建出來的。
他們都是心中有花園的人。
時間總是在帶走一些什麽,摧毀一些什麽。但是對花園而言,是在積澱一些什麽。
我的朋友,別急,你還沒到人生的巅峰期。
流逝是時間的一種工作方式,但在我們的心底,時間可以被重新組織,假如我們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的花園,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將被肥沃的土壤妥帖安放,滋養,用一種指數化的方式生長,綻放,戰勝所有的虛妄和邪惡。
人生不是一件消耗品,而是一種通往更豐盛、更真切、更廣闊的世界的途徑。
盡管我從科學角度認爲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間的一次細微而短暫的隨機事件,但也贊成康德的哲學觀點:
我們能理解世界,是因爲當我們在感知世界的時候,世界基本上是我們心靈的産物。
“我再也沒有花園了。”年過古稀的法國女作家科萊特在《鮮花與水果》一文中寫道。
她說的是存在于康德的“現象世界”裏的花園。如她所寫:
“我擔憂的是,我能否想象出未來的花園(存不存在並不重要)。”
我的朋友,別急,你還沒到屬于自己的巅峰期。
伏爾泰在論寬容一書中以大自然的口吻寫道:我已賜給你們耕耘大地的力量,也給了你們一絲理智的光芒引領前行;我已在你們心中植入慈悲的元素,使你們在生命歷程中相輔而行。
也許我們要做的,是成爲一個心中有花園的人。
我們的顛峰不必被世俗的成敗來評價,而只需成爲自己花園的主人。
*作者:孤獨大腦,可能是最燒腦的公衆號。---[作者:老喻*來源:孤獨大腦/來源: 互聯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