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深度長文:人類有沒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近萬字)

2024011315:51

“人類是宇宙間最高等的文明”這個假設,等價于以下四種說法之一:

一.沒有地外生命。

二.有地外生命但沒形成地外文明。

三.有地外文明但沒有我們高。

四.有地外文明,但大家等級一樣高。

以下是四種情況的分析,分析起來還是很有趣的。

分析基于現有的理論。各規律宇宙通用,沒有神話裏傳說的世界。總體論調是用已知推測未知,而不是用未知推測未知。



一、 有沒有地外生命

生命的誕生,容易不容易?應該講,不是很難。當然這個不難,只是建立在數量大的基礎上。只要形成地球差不多一樣的環境,生命早晚會出現。

爲什麽必須要環境和地球差不多一樣。因爲宇宙間規律和物質是一樣的。宇宙很大。然而,我們還是只發現了極其有限的百多種元素,只算天然的,更是只有90多種。我們經常說碳基生命,那麽其它基生命,比如铯基、锶基、锆基、氖基,存在嗎?我覺著非碳莫屬。湊夠碳基生命的一套零件就是奇迹。目前可見的宇宙真沒那麽多可能,差不多就是無限的重複。物質一樣,規律也一樣。

我們還是討論碳基生命這個最大可能吧。放棄這個而討論別的,總有挂一漏萬的感覺。

非要在其它環境中産生其它生命,比如矽基生命,可以嗎?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任何生命,其適應性都不是萬能的。它的産生條件都是苛刻的。分析起來過程不一樣,結果也是一樣的。最關鍵的是,研究其它形式的生命,大部分人水平和頂級科學家差不多——都不會,那麽問題到這裏就可以結束了,不用往下看了。所有這種文章,結論是最不重要的。

産生生命要三個條件:合適的恒星,合適的行星,創世的幾率。

一)、合適的恒星:

1.首先恒星要在比較荒涼的地帶。主要是爲了防止超新星爆發。超新星可是爆發時能量以一敵全星系的存在。啥意思?以1打幾千億啊!假如你有相同比例的超能力,以1單挑全球74億人,而且是他們同時上,連車輪戰都不需要(別誤會,不是他們車輪你,是你車輪他們),打完感覺這樣的星球可以再打幾十個。想想都激動 。

一般超新星爆發後會把周圍的恒星炸得面目全非,到時恐怕連細菌都剩不下。這個安全距離大概是25光年。目前銀河系每50年爆發一顆超新星(根據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觀測估算)。如果離得太近,一次爆發就能使周圍行星的液體氣體完全消失,永遠失去了産生生命的機會。比如銀河系最大的星團,半人馬座ω星團,其半徑80光年左右,有約1000萬恒星。25光年內,有50多萬顆恒星。大概每2000萬年炸一顆。2000萬年時間很短 。生命來不及誕生就被蒸發了。



半人馬座ω星團,爲數不多肉眼可見的星團。以前人們認爲它是一顆恒星。

這一條已經排除絕大多數恒星:銀河系靠近中心的位置,以及各大星團(星團是指恒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並且相互之間存在引力作用的星群)。甚至星協(比星團聯系弱一些的組織)。基本上就忽略文明的産生吧。

這一點我們的太陽得天獨厚,因爲它處于銀河系的荒涼地帶。

2. 恒星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就意味著太熱,且很快就會燒完變超新星。時間上不夠生命演化。太小了不熱,行星被凍成冰塊。

目前觀察,銀河系大部分是紅矮星,占75%左右。看來我們的黃矮星太陽也是恒星中出類拔萃的哦。

不能說紅矮星和巨星超巨星不能産生生命,但有點難度。

紅矮星就是最弱的恒星。所以它的行星必須離它很近才能得到足夠熱量。于是會出現以下危險。

一是離紅矮星比較近,容易被潮汐鎖定。這樣行星一面永遠白天一面永遠黑天。不利于生存。

二是雖然紅矮星看起來弱,但年輕的紅矮星非常狂暴。一天幾次耀斑,輻射瞬間加幾百到幾萬倍。它的行星必須挺過這段時間,然後才可能出現生命。

三是離得太近大氣容易被吹光。

紅矮星壽命可達幾萬億年,如果能挺過早期,生活在那裏還是不錯的。

3.然後不能是雙星和多星系統。《三體》中講三星系統環境惡劣,實際上還是低估了這種惡劣。首先多星系統中形成行星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爲多顆星攪和,外圍不容易凝聚成行星。就算形成,環境也很難適宜。比如我們的太陽,爆發大的日珥耀斑,足以對地球造成巨大影響。有理論說多次冰期也和太陽活動強弱有關。如果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唰一下一顆太陽轉過來,地球立馬靠像金星那麽近,嗖一聲一顆轉過去,地球又像火星那麽遠。還是兩顆循環折騰。地球和月球尚且弄的潮漲潮落,何況兩顆恒星。兩顆恒星自己也會互相影響,有恒星的潮漲潮落,日珥黑子耀斑以及我們沒見過的其它現象,都將有著更加巨大的毀滅性的力量。甚至一下吃掉或甩掉地球。

《三體》中的三星也在半人馬座。



一個設置了初始條件的三星模擬運行軌迹。兩顆質量較大,一顆質量較小。這樣還不至于很混亂。真實的半人馬座三體比這個還穩定些。

那麽雙星多星系統多否?很不幸,比我們想象得多,約占三分之一。當然,一個條件僅僅排除三分之一,恐怕是所有條件裏排除最少的了。



比較少見的四星系統。由兩個雙星系統組成。不過它還是有行星的。

其它條件先不考慮了。這樣算下來,銀河系1400億恒星,適合産生生命的可能有百分之幾的恒星。適合産生文明的,也就是38億年周圍沒有超新星爆發的恒星,估計千分之一或者萬分之一?

二)、合適的行星

然後看行星。挑行星可比挑恒星難多了。

不是每顆恒星都能有行星的。比如雙星三星系統,行星極大可能被吃掉或甩出去。前邊已經排除掉了,我們就不再重複考慮了。假設剩下的恒星都有七八顆行星。

1.距離要合適。距離這個條件其實還是比較好滿足的。幾大行星一字排開,總有一個距離差不多的。但也不能差太多,也許差個百分之幾或十幾的距離,溫度就不合適了。百分之十幾就不行了,那麽誇張嗎?是啊,你看地球軌道都沒動,只是地軸斜了一下,夏天熱的受不了,才幾個月,冬天就凍得受不了了。相鄰的金星和火星,一個熱死,一個凍死。自古地球也經曆了很多冰期,可能就是太陽功率抖動了一下。

離得近了,還有一個重要意義,讓去太陽風吹吹氫。否則97%的氫誕生不了生命。所有行星形成之初,都是氫氣居多(行星和恒星一樣,都是同一片星雲形成的,所以成分也是97%的氫)。也不能吹光,吹光了,沒有氫,也不會有水了。後期地磁得頂上來,地磁能阻礙太陽風吹掉氫。金星條件就沒地球好,被吹光了氫,大氣全是二氧化碳(很稀薄)。

這一條,排除大部分行星,仍然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要有合適的大小。太大了,就會像木星一樣全是氣體氫(大行星主要成分必然是氫,因爲吸引力太強,氫被吸的牢,吹不動。當然也有例外,就是這顆大行星離恒星近,生成的時候有大量氫,但恒星輻射把其氣體吹幹了,當然這種幾率較小,大行星一般都在外層軌道。就算在內側,由于輻射太大,不會有任何大氣,仍然不適合産生生命)。

說點題外話,討論一下行星大小對生命的影響:其實行星用不著很大,生命就被鎖死在行星上了。電動車無限堆電池能否跑無限遠?答案是不能。因爲電池自身有重量。目前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在電池革命之前,是不會有較大進步的。1000公里左右封頂吧。特斯拉能做的,也不過是堆電池而已(當然價格也比別的車貴)。換成火箭,也不是能無限堆速度的。當然,火箭情況要好很多,因爲它飛行時重量逐漸減輕。化學燃料火箭,實際能達到的速度是有極限的(取決于燃料性能以及占總質量的比例)。星球越大,上天就越難。太大的星球,也許載人航天是個奢望。

目前來看,登陸木星並返回地球是不可能了。先不管氣態行星不適合登陸這件事。只看返回階段,按照比衝最高的燃料液氫液氧,木星起飛到地球要用99.3%的燃料。煤油火箭更是要99.94%的燃料比重(0.06%的剩余質量,連火箭殼子都造不出來吧?)。而這些燃料還要從地球帶過去。以上是單極火箭,多級的要好很多,但我不會計算。

核飛船行不行?

行,如果能造出來。核裂變可以。核聚變?不是我悲觀,90多種元素造成的材料,怎麽排列組合其基礎也沒變,強度或者熔點跨個數量級,是很難想象的。航空發動機都逼近極限了。核聚變成功且小型化,我想大概《三體》中做水滴的材料可以做到。

還有一點,固體行星大了,引力加速度一般也大。生物必然長得小。爲什麽呢?比如說,爲什麽地球上沒有巨大的生物?恐龍?現在活著的藍鯨可是比當年的恐龍大多了(當然它上不了岸,有腿也不行)。我是指更大的生物。因爲生物的體重是按3次方增長的。而腳的面積是按2次方增長的,所以說不是說腿粗就能抵消身高帶來的壓強的,肚子以下全是腿也不行。藍鯨擱淺一般是自己把自己壓死的。生物小了,恐怕進化不了。很難想象一群螞蟻大小的人制造工具進入石器時代。石頭小,威力小。石頭的破壞力也有3次方2次方的關系。所以螞蟻能舉起幾倍體重的東西。它們拿沙粒能打仗?身體小了腦容量也不夠。滿級了天賦點也不夠點幾下的。

行星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吸不住大氣。而且冷卻得快(任何星形成時都是收縮放熱的,形成時內核都是熱的。大物體散熱非常非常慢,比如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散熱要幾十幾百甚至上萬年),很快變成沒有地質活動的死星。到時候無法造山,然而風雨能量來源于太陽 ,是不停的,原有的山峰和陸地很快就會被風化殆盡。到時候地球全是海。指望海底出現文明,幾率何其小。

行星小,其規模小。比如半徑是地球0.7倍的星球,面積只有地球的0.5倍,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生物個體較大,生存生存空間也小,所以生物規模不足(也許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僅規模影響,地球用46億年進化出文明,概率上乘以6這個小型行星就得用二百多億年。二百億年意味著産生不了生命。規模問題下面還會提到。

行星大小不合適,對生命産生影響很大。對文明的産生影響更大。

3.要有合適的大氣。甲烷氨氣二氧化碳硫酸大氣能否産生文明?不排除,但幾率不大。

這不是油畫。這是真實拍攝的木星大氣雲層。



木星大紅班。一場刮了350年的風暴。風速達到50級。曾經它比現在大好幾倍。現在要消失了。但仍然能輕松裝下幾個地球(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



4.要有水,必須是大量的水,比如海洋。爲什麽?海洋裏的有機物流動快,是個裝配平台。指望陸地直接誕生生命?比如矽基生命不需要水。可以,給夠時間,不多也就幾萬億年。其它液體行不行?比較負責地說,幾率極小。牽扯太多變化,就這區區90多種元素,能湊齊一套碳基生命所需的所有組件,已經很難了好嗎?也沒有多少其它種類的液體海洋,就是這種氨氣海,二氧化碳海,甲烷海這種簡單分子海。

原始海洋要有足夠的有機物。是一鍋濃湯。這樣有機分子才能有機會相遇。不然離得那麽遠,不會有誰強行把它們湊一塊的。當然這個濃湯和我們喝的濃湯相比,就極其稀薄了。所以還得有某種富集作用,使局部濃度大增。

一個穩定存在80億年的水坑行不行?不行,再給8萬億年也夠嗆。因爲沒有規模。海洋每一處富集區,相當于一個水坑 。數以億萬記。它們同時進行著創世活動,而且還會互通有無。所以我說要大量的水。進化也是,我們身上的這些基因,是當年從細菌開始,數以億億億的個體努力進化出來留給我們的。當然大部分沒有變出什麽新基因,或者變出來沒有傳下來,或者傳下來中途又被丟棄了(有性繁殖極大極大地增加了優良基因的富集)。但是,沒有這個規模基礎,人類是誕生不了的。生命之所以能進化得那麽精妙,規模(試錯)就是全部原因。

從哺乳動物出現的2.5億年前算起,每20年一代,算1000萬代。假設每個哺乳動物都有父母(廢話),那麽一個人有10的300萬次方個祖先!這個數當然不准確,但是我覺著這個數目還是會很大。所以,有很多個祖先爲我們積攢基因,所以我們才能這麽聰明。

人體的秘密,靠少數科學家用幾百年的時間解決,是不可能的。目前人類連人體皮膚破個口是怎麽愈合的,都搞不明白。

當然,物質都是重複利用的。一個人有10的27次方個原子,地球有10的50次方個原子。意味著現在每個人體內至少有10000個原子是當年組成秦始皇的原子。(粗糙計算,就是假設他的原子均勻分布在地球中。考慮到基本都在生物圈以及秦始皇一輩子原子的更替,這個數可能會大很多)。同樣,還有牛頓,愛因斯坦......以及2億年前的任何一只恐龍,一起組成了你。當然年代距離現在不遠的,原子分布不太均勻。

5,要有地磁。沒有地磁恒星早把行星大氣剝乾淨了。

6,外邊要有大行星的保護。1994年,彗星撞木星。其中碎片G的威力最大。它于7月18日07時32分 (UTC)撞向木星,威力達六萬億噸TNT炸藥(其當量相當于全球核武器儲備總和的750倍)。只要這一塊碎片,人類就要毀滅了。文明倒退個幾億年是沒問題的。而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其它碎片,大概能把地球耕幾遍吧。



一般小行星都是奇形怪狀的。但這麽長的也少見。

小行星帶位于木星軌道內側,木星能否保護地球不受小行星的撞擊?答案是,能。因爲想撞地球,軌道得先變橢圓。一變橢圓,木星大哥就出來收拾它了。

好像木星再厲害,也不過是守護一個軌道面而已。其實星際空間,比地球實驗室裏造的真空還要空。絕大部分危險是來自于太陽系自己的”組件”。它們都有著相似的軌道面。從其它刁鑽角度打擊地球的情況,大概只有二向箔了。木星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據說月球就是這麽撞出來的——月球形成說之一。是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假說。

7,要有顆月亮。不然沒有超漲潮落,生物上岸不知又要耽誤幾億年。時間越長,被意外毀滅的機會越大。月亮的形成很容易嗎?看看沒有衛星的水星金星,第三位的地球還真不一定能形成衛星。目前最有競爭力的說法是,地球形成之初,並沒有月亮。後來恰巧被命運安排了一下,一顆顆不大不小的行星 ,和地球相撞 ,這才撞出了月亮。支持這個假說的力證,就是地月成分很接近。

有同學問,怎麽這麽巧,一下就能撞出月亮。其實撞完之後,地球應該是熾熱的,甚至熔融狀態。物質飛起來,然後一部分物質掉下來,一部分物質飛出地球引力範圍,一部分物質變成了地球的星環。星環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月亮。可能一些彗星就是那時形成的。如果能找到,可以證明這個假說。

有了月亮也不一定能留住。這和地球自轉速度也有關系。地球自轉是要通過潮汐力傳遞給月球的。比如現在月球軌道每年都往外移動3.8CM。乘以數十億年,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地球轉得再快點,可能月球早就被甩沒影了(不會永遠的若即若離,甩到被太陽接管,就會突然迅速遠離地球,正式拜拜了)。當然,如果地球轉得太慢,月球也會掉在地球上,因爲會被潮汐刹車。

幾十億年以來直到現在,每天有多少生物被擱淺到陸地上?它們每天都要掙紮著想辦法活下來。要不是環境所迫,誰會上岸去發展?可以說月球貢獻非常大。

有沒有月球應該僅影響文明的産生,不影響生命産生。



其它條件就不寫了。

以上幾率,要用乘法,越乘越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條件不是孤立的。互相之間有聯系。聯系強弱不好說。

我們在看以上四個等價情況。1.假如合適恒星占1%,合適行星萬分之1,相乘得到適宜恒星系數爲一百萬分之1的恒星系總數。也就是銀河系大概有14萬個能産生生命的星球。很多了對吧。以上數據是估算的,大小可以商量。沒有正經科學家把精力放在這個上面的,他們最多順手估計一下。你說140萬也可以。因爲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大的考驗——迷之創世幾率。

三)創世幾率

生命的誕生,還有一個算不出來的迷之幾率,那就是一鍋溫暖的有機物湯,需要多少億年能組成生命?打個比方,一堆積木,放到大桶裏使勁晃,多久能正好晃出一個城堡?要知道一個圍棋361個子組合已經超過宇宙原子總數了。一個生命怎麽也不只361個零件吧?搞有機合成的同學明白,合成真是玄學。創生這一步是最難的,畢竟無中生有。我傾向于我們運氣極佳,8億年就中得頭獎,其它14萬兄弟恐怕還在搖號呢。但是這麽多億年過去了,可能也有幾百個其它幸運者。

生命誕生過程大概是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嘌呤嘧啶氨基酸-DNA蛋白質-組成生命。沒有神的指導。從自己造零件到自己組裝,基本靠蒙。

宇宙間有多少星球?不知道,但不是無限個。據估算宇宙間總原子數也才10的80次方個。當然這也是非常非常大了。我們計算一道題。假如一個班60個人,只有一種座位排法是最有利于班級的。那麽有多少種排法?要不要每個排法都試幾天。對不起,這個數字是10的81次方。是宇宙間原子總數的10倍。你老師恐怕試到宇宙再爆炸100次都找不到這個最優排法。

也許和概率比起來,我們的宇宙真不算大。

除了大部分學者認可的化學起源說,還有地外來源說。即“地上生命,天外飛來”。宇宙太空中的“生命”可以隨著隕石落在地球上,然後繁衍進化。隕石是火球能攜帶生命嗎?火球不能,但還有冰隕石呢。這個並不能解釋天上最初的生命是怎麽來的,只能解釋爲什麽地球那麽快就有了生命。

我們到處尋找地外生命。不妨把目標放在地球上。應該講,現在海洋濃湯比地球早期要濃,環境更適宜。有個問題就是,自從38億年前形成第一批生命以來,爲什麽沒有其它批次?不應該啊?應該不斷産生才對啊。也許其它批次根本就是外星生物一樣,是完全不同的另類生命。可惜沒有。也許有什麽意外吧。比如現在不如以前湯濃。或者它們誕生了,但又消失了。又或者是被現在的生物壓制。無論這個意外是什麽,側面上說明,生命誕生不那麽容易。

不妨做個世代相傳的實驗:全密封玻璃內放入生命所需的一切元素,放在適宜的環境下,不時模擬一下打雷下雨,等待生命的誕生。幾率固然小,但是萬一運氣好呢。我相信傳個幾百年之後,這玩意就成國寶了(僅限時間最久的那幾個)。我覺著這個實驗已經有人在做了。

總之,生命的誕生還是相對容易的。每個星系或多或少都應該存在一些生命,銀河系的生命應該還是有一批的。但是絕對達不到非常常見的地步。

還有一個條件能排除一些生命/文明。就是某星球曾經或者未來有生命甚至文明,但是隨著他們的恒星壽終正寢或者我們人類的滅亡或者其他原因,他們/我們也隨之消亡。我們就不必考慮了,這和沒有是一樣的。和錯峰上下班是一個道理,和我們不在一趟公交車上。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一下德雷克公式。

二、有生命沒有文明的可能性

經歷千萬磨難,生命終于誕生了。

有人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生命就一定能進化成文明。我不反對。但問題出現在”足夠”的時間上。並沒有足夠的、未被打斷的時間。我們用了38億年産生了文明。中間有數次大災難,但都留一線生機,而且每次都能結束。是的,不是所有的災難都能留下生命的種子,也不是所有的災難都能結束的。其實再過十億年,地球就不適宜生命了,太陽緩慢膨脹導致。不用等到紅巨星階段。這次恐怕就是只有開始沒有結束了。

爲什麽非要這麽長時間進化,別的星球不能只用一億年就進化出文明嗎?答案是不能。因爲生命的進化,生存是第一方向,而不是智慧。蟑螂可是比恐龍還久遠。它們3.5億年都沒來得及去點智慧樹。智慧不是目標,意味著智慧出現的時間會很長。時間很長意味著中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牙齒、皮膚、眼睛、耳朵、肌肉、甚至毛的顔色降個對比度等幾千上萬個天賦裏的任意一點,優先度都可能不低于智慧。生命就是這麽急功近利。甚至一大批生命(植物、細菌、病毒、真菌等)完全放棄了智慧天賦。一部分人傾向于把進化論稱爲演化論。生命僅僅是被動適應,人類眼中的”退化”,其實從環境適應性來講,它們是在進化。生物學上,生命的演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假如環境退回到遠古時代,說不定現在的生命又演變成了遠古時代的樣子。甚至可以這樣講,人並不比三葉蟲高級。三葉蟲繁衍了3.2億年。高級不高級,不看智慧,看適應性。智慧也只是爲了加強適應性。鲎、水母、海綿這些物種可以去了解一下。對,海綿寶寶真是活的!還活了很多億年了!而活了35億年的藍藻,它才是真正的地球王者!



智慧已經誕生了500萬年。人類500萬年大部分時間苟活在石器時代。也就是說,初級智慧並沒有什麽絕對優勢。我們要感謝這500萬年大自然的平靜。否則人類早夭折了。實際上也差點滅絕。

生命的成功與否,也不是看智慧的高低,而是看生存能力的。

有個大家都不願承認的事實,就是雖然人類站在生物鏈的頂端,但人類遠不是最成功的生物。悲觀地講,人類的智慧,在巨型天災面前,仍然比不過上面那些王者。

在適宜的環境,智慧才能發揮優勢。惡劣環境,人類適應性還不如細菌。人類和其它活著的生物比,在天災面前的適應性並不突出,甚至很低劣。假如現在爆發超級火山或者小行星撞地球,再來個1萬年的黑夜(曆史上看,制造區區1萬年長夜簡直不要太輕松),活著的恐怕還是細菌之類。

科技畢竟是身外之物,是可以剝奪的。大災難減少人口規模,打破工業體系,進入惡性循環 。維持現有體系需要多大?每個關鍵行業至少留一個企業。至少得一個完整的(破碎的不算)中型國家規模吧。科技未突破到足以排山倒海前,人類一直都嘎嘣脆!

有生命的星球,如果環境嚴酷,産生不了文明。沒有陸地的星球,也産生不了文明。一直被冰封的星球,冰蓋之下深海也許有一批火山口生物(可能性不大,因爲規模小),但永遠也上不了岸。

就算一顆星球和地球環境一樣,仍然可能終其球一生,也無法點天賦到産生文明。因爲時間可能不夠。隨便一次大變故,耽誤智慧10億年,智慧生物永遠也産生不了。之前說月亮的重要性,其實月球的意義也是加快生物上岸。以前月亮離得近,引力大好幾倍。潮汐自然也大。我們要與時間賽跑。誰也不知道幾十億年裏哪一秒會迎來末日。

適度的災難是必須的。災難環境和適宜環境相交替,才能促進生命發展。適宜環境産生大規模生物,災難環境是篩子,過濾基因。

複雜的環境是必須的。環境複雜,才能促進生命的多樣性。比如古大陸只有一塊,周邊濕潤,內陸沙漠;近海資源豐富,深海近似荒漠。這種環境文明的出現也會延緩。

盡管發展很難,但放在整個可觀測宇宙這個大基數上,說別人運氣都差,沒有一個發展到文明,總歸有點自大。要是只看銀河系,說我們最幸運,倒也說得過去。

三.有文明,但不如我們高級。

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性。主要是形成文明後,發展到地球文明同等水平所需要的時間極短。一旦進入文明,科技會突然加速(科技大爆炸)。僅需5000年,就能追上我們。5000年好比一瞬間。

四.有文明,但大家一樣高級。

這個可能性就很大了。別管銀河系還是整個宇宙,可能有個一劍封喉的因素:文明不能無限發展。

我們被這二百年的技術爆炸蒙蔽了眼睛,認爲只要給我們點時間,就會有一代一代的愛因斯坦,一次一次無限地推翻前人的理論,挖掘世界的本源。而實際上,我們可能已經掌握了世界上絕大多數規律。因爲世界本源是簡單的。宇宙規律又不是俄羅斯套娃。蟲洞之類可能永遠存在于人的想象中。人類不能解決的問題太多了。

違反科學規律的事,做不到 。比如人類造不出永動機。不違反科學規律的,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人類永遠不可能知道孔子一生說了幾句話。

拿這幾十年來講,其實只是電子的技術層面的發展(僅電子技術層面的發展,還不是電子理論發展),讓我們感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其它科技與理論,和電子技術一比較,你就明白爲什麽1969年就能成功登月,過了50多年,現在登月還是那麽艱難。這是化學燃料性能,以及材料性能限制的。不是控制系統(電子技術)牛了之後就能解決的。

那麽電子技術能否帶領我們繼續前進呢?目前來看,並不能。任正非講話中提到,芯片上,已經接觸到量子隧穿,摩爾定律失效了。信息技術上,已經逼近香農定理的極限。



也許每個艱難誕生的文明,都會迅速地摸到這個天花板。大家都一樣高。地球文明,就是最高文明。

是的,地球文明還有潛力,還能發展一段時間。但是幾百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就忽略了吧。

有人說宇宙文明多如牛毛。然而我們見不到他們。也許,是因爲他們出不來,也發不出信號。星際通信,想想也就罷了。也就是說,科學技術有天花板。

而我們,可能是地球一生裏,僅有的幾百年,能愉快地思考這個問題的一批人。然後發現,科技到頭了。

宇宙規律並不配合我們。它們不是爲了給我們利用才誕生的。

結論 : 根據概率、規模和時間估算:可觀測的宇宙內,地球生命一定不是唯一的生命。

也不會是唯一的文明。但由于規律的限制(可能),人類文明很可能是最高級(嚴格說再過幾千年才算)的文明。

銀河系內,地球生命很可能不是唯一生命,但可能是唯一文明,當然也是最高文明。

其實這些基本和我們無關。唯一有關的,就是我們有生之年見基本不到外星人了——好吧,見不到也是無關。

以上就是本文的結論。必須聲明這只是一種可能。---來源: 宇宙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