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最沒用的,就是“習慣性內耗”
01.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挑戰。
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可能就是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常常忙于應對外界的各種要求和挑戰,卻忘了停下來傾聽自己的內心。
結果往往是,我們被自己的情緒和思緒牽著鼻子走,落入了一個叫做“習慣性內耗”的陷阱。
習慣性內耗,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習慣性地在內心消耗自己的精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或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狀態,可以說是一種自我困擾的表現。
就像某個擔心得罪了老板的員工,明明只是一次簡單的不被注意的經曆,卻被放大解讀爲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和猜疑,這不僅消耗了他的精神和體力,也影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那麽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要學會區分“關注圈”和“影響圈”。關注圈是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如別人的看法、外部環境的變化等;而影響圈是那些我們可以控制的,比如我們的態度、行爲、時間管理等。
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影響圈上,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資源和能力,而不是在無謂的擔心和猜疑中浪費時間。
其次,我們要學會“鈍感力”。
這並不意味著對外界完全不敏感,而是在面對外界的打擊和挫折時,保持一定的冷靜和理智,不被一時的情緒所左右。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而不是被一時的情緒所影響,做出過激的反應。
最後,我們需要學會建立邊界感。這意味著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哪些是我們無需負責的。
因爲過度負責的心態,只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焦慮和內耗中,而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02. 在職場生活中,習慣性內耗無疑是一種自我消耗的行爲,它像一把鋒利的刀子,不斷削弱我們內心的力量。
曾經有人說,生活中的點滴,都能成爲我們的生命之源。那麽,我們如何應對這種自我消耗,轉而培育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呢?
首先,我們得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生活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挑戰。
比如某個職場新人,因爲忽略了老板,忘記打招呼而被辭退的悲情小故事。但實際上,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糟糕,可能只是領導沒聽見,或者心不在焉。
所以我們根本沒必要把一件小事無限放大,然後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焦慮和自我懷疑中。
就像柯維所說,關注我們能影響的事物,是減少內耗的第一步。
其次,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
生活中總會有些起伏,但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挫敗就失去信心。記住費斯汀格法則,90%的生活是由我們對事情的反應決定的。保持一份淡定,學會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有時候,一份鈍感力,可能就是我們最大的庇護。
再來,我們要學會建立健康的邊界感。
不要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責任,也不要試圖解決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問題。如拜倫海蒂所言,區分好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是保護自己不被內耗的有效方法。
當然,我們還要正確看待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工作固然重要,但它不應該成爲生活的全部。我們不能總是以工作爲中心,忽視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因爲過分的投入和責任感,反而會讓我們失去更多。記住,你在工作中是可替代的,但在親人和朋友心中,你是獨一無二的。
最後,我們要意識到,減少內耗不僅僅是爲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是爲了我們更好的生活。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精力,找到那個讓自己心靈得以休息的地方。無論是通過看一部喜歡的電影,還是聽一首輕松的音樂,都是對自己的一種呵護。
所以,當我們面對內耗時,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它。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成爲消耗我們的黑洞,而應該是推動我們自律和提升的力量。
03. 習慣性內耗,這個概念,聽起來似乎很抽象,但它其實緊密貼合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在我們的職場、家庭,乃至于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
首先,我們要明白,習慣性內耗並非小事。
它如同一顆隱形的“炸彈”,潛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每當我們過度擔憂、過度反應或過度負責時,這顆炸彈就會慢慢累積能量,最終在不經意間爆發,消耗我們的精力,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比如,那些夜晚爲了明天的工作而輾轉反側,那些對于老板一句不經意評論的過度解讀,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實際上都是內耗的具體體現。
而這種內耗,很多時候是源于我們對環境的過度敏感和對控制欲的過度追求。
在職場上,我們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擔心同事之間的競爭,擔心領導的評價。在家庭中,我們擔心生活的瑣碎事務,擔心家人的健康和幸福。這些擔心,雖然源自于我們對生活的責任感,但過度的擔心卻會變成一種負擔,消耗我們的精神和體力。
那麽當我們深陷在職場生活的瑣碎中,應該如何減少和避免這種內耗呢?
首先,我們需要學會區分哪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像史蒂芬·柯維在《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那樣,我們應該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影響圈內。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想法和行爲,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和態度。
當我們學會了專注于可以控制的事物,我們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精力,減少無謂的內耗。
此外,還要學會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
這意味著我們要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解決。有時候,放手讓事情順其自然的發展,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我們不需要對每一件事情都負責,學會放手,有時候反而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松愉快。
最後,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工作和生活。工作固然重要,但它不應該成爲我們生活的全部。我們需要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確保我們的生活不僅僅是爲了工作,而是爲了更好的自我和家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減少內耗的同時,享受到生活的真正樂趣。
綜上所述,習慣性內耗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話題。通過學習控制我們的反應,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並正確地看待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我們不僅能減少內耗,還能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最終,我們會發現,生活不僅是一場長跑,更是一場智慧和策略的遊戲。正確地理解和應對內耗,就是我們在這場遊戲中贏得勝利的關鍵。-來源: 教育思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