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美國還需數十年才能“芯片獨立”,正爲中國開發定制産品!
[財聯社11月30日訊*編輯 : 黃君芝] 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公司(Nvidia Corp.)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美國要打破對海外芯片制造的依賴,還需要20年的時間。
黃仁勳在一場會議中表示,其公司的産品依賴于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部件,而不僅僅是中國台灣,不過最重要的部件都是在中國台灣制造的。
“我們距離供應鏈獨立還有10到20年的時間,”他表示。
這一前景表明,要實現拜登政府的一個關鍵目標——將更多的芯片制造行業帶到美國本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拜登支持兩黨立法,支持在美國建立制造工廠。許多大公司正計劃擴大在美國的業務。這其中包括英偉達最大的制造合作夥伴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英特爾(Intel Corp.)。
歐洲也在推動在當地建立更多的制造業。這是試圖逆轉幾十年來全球化進程的一部分。全球化進程已將生産分散到世界各地,但也在韓國等地區造成了瓶頸。
另外,黃仁勳還重申了英偉達對中國的承諾——中國仍然是最大的芯片市場。在美國政府實施出口限制後,該公司失去了向中國銷售其最強大的人工智能處理器的能力。
他說,隨著最新規定的宣布,英偉達正在爲中國開發不會觸發限制的産品。
“我們必須開發出符合規定的新芯片,一旦符合規定,我們就會回到中國,”他說。“我們試圖與所有人做生意。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家安全也很重要。我們的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
他還警告說,這些規定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他說,中國目前有多達50家公司正在研究與英偉達産品競爭的技術。-來源: 財聯社-
*英偉達的‘榮’與‘危’*
近日,有咨詢機構統計了從2021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英偉達、英特爾和AMD三家公司在數據中心市場營收份額的變化情況,從下圖可以清晰地看到,代表英偉達和英特爾的兩條線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勢,兩條線在2022年年底左右交彙,然後,英偉達一騎絕塵,到2023年第三季度,已經占據72.8%的市場份額,而英特爾則相反,從原先最高的64.3%跌至不足20%。
風頭無兩,英偉達登頂芯片公司第一寶座
生成式AI的爆火造就了上述轉折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偉達。這也可以從英偉達近期公布的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可以看出。其中,在這一季度,英偉達共出售了145.1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芯片,約占其總營收的80%,這也使其總營收同比暴增206%至181.2億美元,non-GAAP下淨利潤更是同比暴漲588%至100.2億美元。
第三季度出色的財報成績,也助推英偉達超越台積電和英特爾,坐上了芯片行業收入第一的寶座。對于第四季度的預測指引,英偉達也顯得信心滿滿。英偉達預測在數據中心的強大驅動下,其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將達到200億美元,上下浮動2%。如果以200億美元計算,英偉達預期第四季度營收將同比增長近231%,連續三個季度翻倍增長,也比分析師的預期均值高11.7%。分析師預計其第四季度營收均值爲17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96%。
居安思危,攻城容易守城難
中國有句古話,叫高處不勝寒。
雖然英偉達連續幾個季度的營收數據都非常亮眼,而且這樣的成績也大概率還會延續下去,但不可否認的是它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
首當其衝且目前已經到來的是美國收緊了對于AI技術的管制。對此,英偉達高管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也回應稱,受到美國收緊AI出口管制的影響,第四季度來自中國和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中心的收入將大幅下降。目前,英偉達20%-25%的數據中心營收來自中國。
雖然,英偉達也表示,其它地區銷售額的強勁增長會抵消中國和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銷售額的下降。但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也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們也無法清楚地了解這種影響的嚴重程度。”
顯然,讓英偉達放棄中國市場這個大蛋糕是非常不情願的。英偉達在美國收緊管制後不久就確認將開發中國定制版的H20芯片以滿足中國客戶需求,並預計最早于11月16日推出新産品,但英偉達並沒有如期發布H20,最新消息稱,這一芯片的發布現已推遲到明年第一季度。
H20芯片雖然能符合美國的管制要求,但它的整體性能將大幅下降,中國的客戶是否最後買單還存在疑問。而且,即使H20未來能被中國客戶廣泛應用,美國的管制措施也可以進行再調整,H20芯片最後會不會像之前的H800一樣被禁也未可知。
另一方面,英偉達也面臨來自其競爭對手的不小挑戰。首先,AMD爲數據中心設計的GPU芯片MI300和MI300X將進入量産階段,它是英偉達H100的強勁對手;英特爾采用5nm工藝的Gaudi 3也將計劃于2024年發布,對標的是英偉達的H200。行業研究專家戴維·特雷納將英偉達和特斯拉類比,他指出,兩者都是受益于市場先行者的角色,但當他們開始大幅盈利時,大量的競爭對手也將湧入他們的領域,這些競爭對手不會袖手旁觀,讓他們獨領風騷。大量競爭對手湧入後,特斯拉的利潤已經縮水,銷售量增長也放緩,英偉達也會如此。
除了上述兩家直接的競爭對手,英偉達還面臨很多科技大廠的挑戰。生成式AI的熱潮讓多家科技大廠都開始自研AI芯片,例如微軟和谷歌等。此前也有消息稱OpenAI也將自研AI芯片,但這一計劃在其經曆“宮鬥”後是否還能延續也是問題。雖然這些公司的自研AI芯片只應用于一些特定場景,不會規模化商用,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蠶食一部分英偉達的市場。
英偉達就像是一個已經登頂的武林高手,未來將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者。
英偉達目前的發展可謂如日中天,但面臨的變數也不少。顯然英偉達也沒有忽視這些潛在危機。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近日就表示:“我們曾經從零開始,而且毫不誇張地說,好幾次幾乎破産,但我們也因此受益。我們不必假裝公司處于危險之中。因爲我們能感覺到,公司確實一直處于危險之中。”
也許正是黃仁勳這種居安思危的思想,才是英偉達走到今天的秘訣之一吧。---(來源: TechSu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