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下一代AI何去何從?中國科幻作家國際舞台發聲:現實在倒逼對未來的想象力

2023111117:08

一年一度的巴黎和平論壇11月10日拉開序幕,齊聚大約25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還有數十位國際組織領導、商界領袖以及專家學者出席,討論包括巴以沖突、加沙地帶人道主義援助、氣候變化等最受國際關注的議題。其中,還有一場由業界大咖參與、圍繞人工智能未來展開不同維度的討論。

別開生面的是,這場討論嘉賓中有來自中國的著名科幻作家、耶魯大學訪問學者陳楸帆。會後,他向紅星新聞分享了參與這次活動的體會和有關AI未來各種議題的觀點。

以中國視角開拓想象空間

在衆多國際時政和跨國企業人士雲集的場合,出現一名科幻作家,令人眼前一亮。至于是什麽機緣讓他來到這裏,陳楸帆說,這還要回溯到去年,自己有兩本書被翻譯成法語出版,其中一本與AI相關,就是他和李開複博士共同所著的《AI2041》。今年,他便收到巴黎和平論壇的邀請,說希望他能給一場圍繞AI未來的討論“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陳楸帆在“引領人工智能革命:塑造一個希望與危險的十年”論壇上發言

在這場題爲“引領人工智能革命:塑造一個希望與危險的十年”(Navigating the AI Revolution: Shaping a Decade of Promise and Peril)的討論會上,還邀請到微軟總裁兼CEO布拉德·史密斯、Meta副總裁兼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楊立昆、美國知名地緣政治學家和歐亞集團創始人伊恩·布雷默,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和人文科學助理總幹事加布裏埃拉·拉莫斯等各界頂尖人士。陳楸帆說,他的加入可以給這場旗幟鮮明的討論融入“比較人文和藝術、比較有想象力的角度來中和一下”。而這對于他來說,也是一個參與觀察和學習的機會。

“我覺得,作爲一個來自中國的科幻作家,在這個歐洲主場的論壇上,我能帶來多元一些的視角和聲音。”他對紅星新聞記者說,“其次,我更多可能是從想象力跟創造力方向去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

不受身份與立場的限制,打破學科邊界,跳出既定思維,與現實拉開一定距離,以更大視野開拓新的對話領域,設置新的敘事方式,這些對于陳楸帆來說都是可以爲這場討論提供的價值。

AI未來無法預測只能追趕

這場活動由淺入深地就當前最受關注的AI技術問題展開討論。首先是下一代AI將演變成具備何種能力。在微軟總裁史密斯看來,在未來10年內,AI技術模塊能力的發展空間已經無法預料,“可以假定所有可能都實現”,而且其應用領域也會大大拓展。

楊立昆認可,目前AI已經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包括拯救生命、輔助駕駛、影像分析和研發新藥等,還能幫助人類提高創作能力。然而,即便如此,在他看來依然有限。“它們不了解世界如何運轉,不能發明,不能推理,也不能計劃……但這一切將會改變。”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記憶當前系統無法記憶的東西,並擁有推理、規劃和操作工具的能力,産生一系列全新的潛在應用,深刻改變人類工作和娛樂方式。



▲各行業專家在論壇上各抒己見

布雷默指出,在未來幾年中,人工智能變化速度會遠遠大于現有機制。對他來說, AI未來最大的轉變可能就是使用個人數據進行培訓,使人類變得可程式化,“我擔心的不是AI會改變地球,而是經過個人數據訓練的人工智能會讓人類變得不那麽人性化。”

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拉莫斯女士則強調,AI的未來不僅是一個技術議題,更是一個社會議題,政府有責任引導這場技術革命,減少負面影響,切實保護用戶權益,去建立一個道德框架使其造福人類。

對此,陳楸帆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爲“現在無法看清未來”。從去年ChatGTP問世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內,AI技術領域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他認爲,接下來AI技術模型會往多模態、定制化方向發展,與真實世界連接,得以執行更多任務,打通數據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界限。

“有一句話:現在所有傳統行業可能都會被AI顛覆到重做一遍。”他說,“距離數據更近的行業,更容易受AI發展的影響。”

不僅是AI産業,就連科幻創作都在努力使未來與現實之間拉開距離,以保證科幻作品的未來感,“這就是現實在倒逼對未來的想象力。”他說。

兩大議題影響AI未來

參與嘉賓就兩個影響AI未來的議題發表意見。首先,在AI技術發展采用“閉源”還是“開源”問題上展開辯論。在陳楸帆看來,像OpenAI這樣的公司會繼續沿著閉源路線前進,而Meta這樣的則會繼續秉承開源模型。

“AI將成爲一個共有平台,我們必須使其開放,特別是開源,因爲這是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參與訓練AI的唯一方式,這樣它才能儲存所有人類知識。”楊立昆如是說。

AI是否可控也是關注度高的一個問題。楊立昆對此展示出樂觀的一面。目前AI系統還未達到人類智商水平,就算擴大規模和增加數據培訓也無法做到。將來,可以研發出一種新的框架藍圖,爲AI設定目標,並使其遵守這些目標,就可以將其置于掌控之中。

對此,陳楸帆回憶起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之前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不能傷害人類;必須服從于人類;必須保護自己。他認爲,雖然這在編程層面可能有效,但在現實中很難實現産生制約力,即便對社會有潛在危害,也不會停止研發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他認爲,應該出台適用于各國的國際標准,妥善解決分歧和差異。

另外,對于加強AI監管的問題,與會嘉賓也各抒己見。楊立昆指出,良好治理應該源于發現問題,是什麽讓人感到擔憂,期望解決。史密斯認爲,從根本上需要3個層面的建制,基本層面需要技術標准,如衡量損失,尋求彌補。第二層面是國家法規,第三層面是全球協作。布雷默則提出,未來治理AI的機制應該與現有的都不一樣,要結合公私力量的混合機制。拉莫斯女士則強調,判斷AI技術研發效果,要看是否有助于發展,使負面作用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還需要加強政府的管理能力。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 王薇*編輯 : 彭疆 *責編 : 鄧旆光/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