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回首過往十年巴菲特股東會:投資界的關注點發生了哪些轉變?

2023050209:00

回首過往十年,儘管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問題和議題變化多端,但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哲學和價值觀卻始終如一,他們強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投資安全邊際,注重企業的經營質量和管理能力,而非短期利潤和市場波動。這種價值投資的理念和伯克希爾的投資業績,也成為了全球投資者學習和追隨的榜樣和典範。



[財聯社5月1日訊*編輯:瀟湘] 每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聽「股神」巴菲特和芒格一同分享他們的投資智慧,一直是最為吸引全世界投資者的時刻。

多年來,除了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未能舉辦線下年會的兩年(2020年-2021年)外,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現場觀眾。人們不遠萬里踏上奔赴奧馬哈的「朝聖之旅」,只為了聆聽股神的真知灼見。

在長達約六小時的問答環節中,巴菲特除了會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還會經常聊到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對於所有現場與會或觀看網絡直播的投資者而言,這可能都是一年中獨一無二的一個特殊周末。而所有的親歷者,也都會無比憧憬能夠獲得那為數不多的現場向股神提問的機會。

要知道,每年的股東大會上,能夠提出的問題最多也就60多個,錯過了,那便只能再等下一年……

而當我們回望過去十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時,不難發現的是,歷年趕赴這場「投資界春晚」的伯克希爾股東們,對巴菲特和芒格二老提出的問題固然形形色色,但往往也會有不少經年累月、雷動不動的老話題——例如巴菲特的接班人、伯克希爾的投資策略和業績、巴菲特和芒格對經濟形勢的看法等等等等。

也許,巴菲特會說他並不懂AI,但ChatGPT顯然就頗為了解過往十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動向:



(ChatGPT對過往十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熱門話題的概括)

當然,誠如ChatGPT所概述的,每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現場觀眾們提出的問題,往往也會因年份和市場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側重。事實上,如果要回望和總結過往十年這一全球「投資界春晚」的盛況,我們在不同的年份中往往能夠看到不同的「時代烙印」,而這些「時代烙印」與股神智慧間的結合,又能為我們梳理出過去十年間的投資趨勢和思維變化。

以下,我們便不妨將過往十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細分為2013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和2020年-2022年三個階段,來看看投資界的關注焦點在這十年間都發生了哪些轉變:

2013年-2015年:零利率時期的低谷

十年前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人們的焦點有哪些?儘管如今看來記憶有些模糊和遙遠,但當我們重溫那段經歷時,或許依然能挖掘出不少有意思的亮點……

在2012年9月,美聯儲正式宣布啟動QE3。儘管放到如今看來,美聯儲當年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的規模,相較疫情後的天量放水也不過爾爾,不過當時「沒見過啥世面」的美國人哪裡見過這一幕,於是圍繞QE和負利率的話題,在2013年的伯克希爾股東會上無疑受到了高度關注。

在2013年的股東大會上,連續有兩位股東「背靠背」地接連向巴菲特問及QE和零利率的風險。對此,巴菲特也坦誠,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創造了大量流動性。但他依然表示對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很有信心。而芒格在當年則強烈預期,利率不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如此低位(美聯儲最終在2015年底加息)。鑑於低利率持續了這麼久,已經讓他很吃驚了。


(2013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從當時的情況看,伯克希爾在低利率和量化寬鬆環境下的表現,其實並不如人意。2014年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提出的第一問題就似乎頗有「攻擊性」:伯克希爾五年利潤增長未跑贏大盤,今後是否會成為常態?

巴菲特對此回應稱,「伯克希爾在大市非常強勁的時候表現會差一些,但在標普500指數表現不好的年份會相對更好,伯克希爾有時跑贏、有時落後,但總體來講該公司應該達到或超越了標普500指數的增長。在每次經濟循環周期中我們都會表現更好,但這一點我們不能打包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上證指數經歷了5178的大頂,在那一年的股東會上,曾有中國投資者詢問巴菲特,您覺得價值投資能廣泛適用於所有的市場嗎?其中包括中國市場嗎?是否適用於過去十幾個月翻了兩倍的A股呢?

芒格對此的回答是,中國股市可能更應使用價值投資而不是投機,我不認為價值投資會過時,中國市場將會因為更強調價值理念,更少地捲入投機潮而變得更好,奇怪的是沒有人做價值投資。巴菲特則表示,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的投資環境相對年輕,這導致市場更多地受到投機的影響,而這可能給價值投資創造機會。


(2015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當然,股神也並非是萬能的。在對2013年-2015年巴菲特股東會的回顧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細節。例如在2013年的股東會上,芒格曾表示絕不會買入蘋果股票,買大企業至少要對該公司未來十年的前景有了解。不過如今我們顯然都知道,在短短三年後(2016年),蘋果就成為了伯克希爾眼中的香餑餑。

100美元的比特幣「香不香」?如今接近3萬美元的比特幣,在2013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召開時,才不過剛剛升至了三位數,而我們有時也不得不感慨伯克希爾股東們的涉足面之廣——在當年就曾有股東敏銳地向巴菲特問及了他對這一問世不過四年的新生事物的看法。當然,所有人眼下也都知道,從那時起至今,巴芒二老對比特幣就從來「不感冒」。芒格當年就放話稱:比特幣不會成為通用貨幣,我對它沒有信心。

時至今日,我們或許依然不能說巴菲特和芒格對於比特幣的態度是錯誤的。因為即便比特幣價格已經翻了數百倍,但這一高波動的資產,始終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格格不入。數字貨幣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不透明性始終存在,而投資道路萬萬千,最終,適合自己的或許才是最好的……

2016年-2019年:網絡直播時代的盛況

從2016年起,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首次邁入了網絡直播時代,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直擊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盛況,而與此同時,問答環節的問題也不再單單只來自於現場觀眾,人們甚至可以從網絡渠道進行提問。


(2016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隨着2015年年底巴黎協定的正式頒布,人們對氣候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隨後幾年的時間裡,相關話題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出現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在2016年的股東會上,有股東問道,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伯克希爾公司已經投入了大批資金。伯克希爾是希望在能源方面都轉變為可再生能源嗎?

巴菲特表示,可再生能源取代現有能源的程度,取決於政府政策。目前的政府政策是讓社區分擔費用,而不是讓大家通過減排得到好處。但伯克希爾希望,法律政策方面未來有所改變,如果政府在稅收方面給予我們更多優惠,我們會投入更多在這方面。

當然,隨着巴菲特在2016年正式對蘋果進行投資,在此後幾年的股東大會上,圍繞蘋果的話題也屢見不鮮。巴菲特曾在2017年公開談到IBM和蘋果的不同,在他看來,「蘋果公司更像一家消費品公司,而不是科技企業。我們可以用護城河理論去分析蘋果公司的商業模式——IBM和蘋果的客戶是不同的,這是兩個不同決策下的項目。」

2019年的股東會上,蘋果已經成為了伯克希爾的第一大持倉。巴菲特在那一年表示,很滿意蘋果成為伯克希爾的最大科技股持倉,不好的一點是蘋果股價太貴了,希望更便宜一點就能買到更多。巴菲特也支持蘋果的股票回購計劃,可以增加伯克希爾的持股價值,而且蘋果自身是很好的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購買了蘋果這隻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股,但巴菲特在那幾年中也依然強調,伯克希爾的投資原則沒有變化,有些公司已經喪失了護城河,有的公司未來會很有前景,伯克希爾會持續辨別這些公司,但也會待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巴菲特表示,不會自己來投資看不明白的科技股,但可能會僱傭投資經理參與其中。


(2019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2016年,特朗普在當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擊敗了希拉里,由此也開始了其「臭名昭著」的推特治國的生涯。儘管伯克希爾的股東會儘量會避開政治話題,但在2015年仍有股東曾問到,如果特朗普當選總統,會否為伯克希爾帶來政策法規方面的風險?

巴菲特對此表示,「這不是問題。政府的政策法規會在廣泛範圍內會影響所有公司。我們希望希拉里當選,但無論誰當選,我們都會繼續成長,我們公司都會做得很好。美國的商業和社會配合得非常好,讓人願意把錢投資在這個地方。」

最後,再讓我們來看一個在當時可能還不怎麼受到關注,但註定將會在今年股東會上被問到的大熱話題——AI。雖然當年的技術發展還遠沒有如今的ChatGPT那樣先進,但早在2017年就有股東詢問巴菲特人工智能對伯克希爾的業務有什麼影響?

和近期的回答類似,巴菲特當時也坦言自己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他也預料到,人工智能將會大大減少公司僱傭員工的數量。如果能夠很快的進行這樣的取代,而在其他方面也有這樣的情況的話,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2020年-2022年:疫情時代的蓄勢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受疫情影響,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也不得不首次只在線上召開,這是自1964年以來,巴菲特股東大會首次沒有現場觀眾的參與,同時芒格也缺席了2020年的股東會,面對台下上萬個空蕩蕩的座位,巴菲特也不禁感慨疫情徹底顛覆了生活。

此後在2021年,芒格雖然回歸到了股東大會的聚光燈下,但為了顧及芒格的身體狀態,90歲高齡的巴菲特專程飛赴加州,年度股東大會的舉辦地暫時移師洛杉磯,這是這一備受矚目的盛事首次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以外的地方舉行。直到2022年,一切似乎才逐漸回歸正軌,伯克希爾股東會重新在線下向公眾敞開了大門。

可以說,在這三年的時間裡,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的一大核心話題。疫情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於巴菲特也直言,小企業在這場公共衛生災難事件中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打擊,其中包括以往通常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生意興隆的那家書店,而奧馬哈的餐館、酒吧、酒店和零售商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2020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對於新冠疫情,巴菲特坦言自己的了解的和大家一樣多,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了「異常廣泛的」經濟可能性。但是巴菲特依然堅信經濟能夠克服新冠病毒的困難。在應對疫情的投資策略方面,巴菲特的方法是手握更多的現金。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賬面上現金達到了創紀錄的1372億美元,而直到2022年,沉寂多時的巴菲特才重新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大舉掃貨。

在疫情發生後,全球政府和央行紛紛推出了史上規模空前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隨之而來的則是金融市場上一輪又一輪的投機熱。當巴菲特在2020年被問及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時,他表示分散投資是比較好的,投資者不應該借錢炒股。投資者不應陷入這樣的境地——因為加了槓桿或者由於心理因素無法吸收壞消息的影響,導致他們被市場失靈所影響。「當發生當前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之類的事情時,人們事先很難預料。這就是為什麼您永遠不要借錢投資的原因,至少在我看來原因很明顯。」

2021年,美國散戶抱團狙擊華爾街的經歷引發了各方的關注,而當被問及對Robinhood等熱門散戶炒股神器的看法時,巴菲特和芒格的看法顯然較為負面。巴菲特稱,Robinhood已經成為過去一年或一年半股市賭博屬性的非常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聲稱免佣金,吸引了很多想要賭博的人,Robinhood這種軟件沒有違法但談不上道德。賭徒押注的方式不是我尊重的方式,是在「向希望收稅」。芒格則生氣地表示,這種事情就是個嚴重錯誤。

在2021年的股東會上,巴菲特還曾被問及是否願意作為馬斯克旗下SpaceX火星殖民計劃的保險公司的「趣味問題」,負責伯克希爾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Ajit Jain直接稱:「這很好回答,不會。」巴菲特隨後則笑着稱,給馬斯克擔保,我會很小心,不過這取決於保費是多少,我猜我心目中的保費跟馬斯克預想的很不一樣。

如果說,2020年和2021年的兩場線上股東會,充滿了對疫情前景的焦慮情緒的話,那麼2022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的重返線下,則逐漸沖刷走了人們心中的陰霾。當被問及「如何抓住投資時機」的話題時,巴菲特回答稱,「我們並不會因為市場或經濟的情況而去買賣,因為我們對實際的情況也不清楚。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大家都很恐慌,而我們也沒有在那個時候抓住投資時機;我們也錯失了2020年3月股市大跌的機會。所以我們並不是非常善於精確掌握投資時機,我們只是在覺得投資對象價格便宜的時候買入。」

值得一提的是,若論2022年伯克希爾年會最為火熱的話題,或許非去年一路爆表高漲的通脹莫屬,圍繞通脹話題的提問貫穿了全場股東大會——至少出現了三次。對此巴菲特表示,雖然我們想要理解通脹到底有多嚴重,以及未來通脹的發展階段,但沒有人能完全清楚。目前通脹下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投資自己,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個人的才華是不會受到通脹壓力的。巴菲特還指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他看來是個英雄——這很簡單,他做了他必須做的事(在疫情後救市)。


(2022年伯克希爾股東會現場)

總結

回首過往十年,儘管伯克希爾股東大會的問題和議題變化多端,但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哲學和價值觀卻始終如一,他們強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投資安全邊際,注重企業的經營質量和管理能力,而非短期利潤和市場波動。這種價值投資的理念和伯克希爾的投資業績,也成為了全球投資者學習和追隨的榜樣和典範。

展望今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我們顯然可以預見到,巴菲特和芒格將會分享更多關於投資哲學和方法論的見解,以及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看法。包括歐美銀行業的危機、ChatGPT浪潮的興起、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威脅、高燒難退的全球通脹,乃至「毒火車」事件下的美國鐵路安全等近幾個月來的市場熱門話題,都可能成為今年股東大會上的焦點,我們也不妨也可以期待,巴菲特和芒格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解讀,會結出怎樣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結晶……-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