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企業存亡關鍵?方舟首席未來學家:要麼加入,要麼破產
方舟投資(ARK Invest)首席未來學家Brett Winton表示,那些沒有馬上開始整合新技術的公司可能會落後,甚至在與那些已經開始整合新技術的公司競爭時,或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財聯社上海2月24日訊*編輯:黃君芝] 近期,由ChatGPT引發的AI搜索大戰引起了市場的大量關注。方舟投資(ARK Invest)首席未來學家Brett Winton日前表示,在企業界,人工智能(AI)也將成為「決定勝負存亡」的關鍵因素。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那些沒有馬上開始整合新技術的公司可能會落後,甚至在與那些已經開始整合新技術的公司競爭時,或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如果你不參加這場比賽,那麼在這個商業周期結束時,你就無法參與這場比賽。」他補充說。
降低成本將是助推器
在談及原因時,Winton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微軟和谷歌等公司近期的對壘使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備受關注,而企業當前面臨的宏觀經濟問題也推動了這項技術的崛起。
「企業預算目前可能面臨壓力,這一事實會讓他們評估:『嘿,我們如何在同樣數量員工的情況下做更多事情?我們如何才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或更好地執行銷售?』」他解釋說,「人工智能提供了這種解決方案。」
儘管Winton認為這些系統的能力已經足夠使用,甚至指出可口可樂等公司已經開始採用人工智能,但他補充說,隨着成本的下降,這一技術進步將加快步伐。
「這相當於把整個智能手機的生命周期——從最初的智能手機到今天的iPhone,壓縮到三年。」他補充說。
微軟有望彎道超車
Winton還指出,轉向人工智能也將意味着搜索引擎層級的變化,比如谷歌和微軟的開發競賽。在這兩大巨頭的「第一戰」中,微軟略勝一籌、市值一度市值重回2萬億美元,而谷歌則出師不利股價暴跌。
他說,雖然與傳統的互聯網搜索相比,微軟新的人工智能輔助必應可能意味着成本更高,但他表示,從長遠來看,微軟公司引入的這項技術,將取代谷歌作為搜索引擎的主導地位。-來源:財聯社-
*嘗試突破!所有成功的第一步,都是遠離舒適圈*
無論是否有意,人總是不知不覺進入一個又一個的舒適圈。
從休養生息的角度來看,這種舒適圈並不一定全是壞事,但是它的弊端在於一眼看到了盡頭。
什麼人可以萌生退意?什麼人可以談及放下?至少曾經擁有過吧。
未曾拿起,何談放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邏輯。所以,我認為弘一法師李叔同這樣的經歷,所呈現的感悟,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李叔同玩音樂成為了音樂家,還是美術家,書法家,教育家,甚至是我國話劇的開拓者,留學開過眼界,回來當過老師,也從事過編輯。一生感情也豐富,經歷過好幾位愛人,寫出過:「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這種人最後剃度為僧,才能真正稱得上放下,看空,釋懷。
我一直認為,如果偏安一隅的修行,躲在山洞或者寺廟裡青燈古佛,一輩子生活在方外,那他的感悟未必有一個普通人更多。
人生之苦,又能經歷多少呢?躲在深山老林的修行,與唐三藏一路西行,絕對是不同的感悟。
人如果還沒有體驗過很多美好,還是要去追逐的,那句話叫做痛並快樂着,我們這個世界魚和熊掌就是難以兼得。真正千帆閱盡,再談不過如此,我覺得應該是正確的順序。因為,有些事情,還是值得追逐的,不能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禁錮,那樣就失去了體驗的樂趣,也很難通過不同的事情讓自己進步。
人生無論怎麼解讀,都是正確的,但我一直給自己提醒,這一輩子就是用來體驗的。體驗那些自己沒有經歷過的美好,嚮往的願望,期待的結果。
所以,就需要不斷打破一個個的舒適圈,也要勸說自己不斷突破自己,在體驗新事物之餘,會發現能得到很多意外的收穫。
比如一個人,很喜歡旅行,嚮往大草原。但是周末假期,又想窩在沙發里看手機,草原千里迢迢玩一趟也需要費用,又捨不得花,其實宅家裡和捨不得花錢,都是已經形成的舒適圈。但是,不走出這一步,永遠不會看到自己想看的風景。
走出舒適圈,要習慣和自己對話,問問自己是不是可以承擔?願不願意欣賞更多的風景?其實,很多問題多思考一番,答案就出來了。
大家不要認為所謂的突破,一定是向上的,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其實不然,如果舒適圈是個圓,可以發散到各個方向。比如一個人居住在城鎮,他想換個環境生活,他當然可以選擇國外高檔酒店,但是也可以選擇原生態的山村,這兩個方向都是突破,走出了原有的舒適圈。
我們的人生,最寶貴的就是經歷和經驗,更具體說應該是一次次突破性的經驗和經歷。
在我老家有一個鄉親,他們家孩子年紀比我兒子還大幾歲,論輩分這個孩子管我叫叔叔,兩家走得也算比較近。
30年前,我每次回老家,一旦遇到他們家孩子,穿的都是破破爛爛的。
其實,那個時候雖然沒那麼富裕,尤其是閉塞的老家,但是買一兩件新衣服,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這個孩子,我敢負責說,就從來沒有穿過一次新衣服。
大部分衣服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平時鄉里鄉親孩子不要的衣服他父母也拿回去,甚至別人的衣服大了小了,家人都給他改一改穿。所以孩子的衣服都是補丁加補丁,看着總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有一次我回老家,這孩子當時四五歲吧,穿了一個綠色的褲子,在褲襠地方用了一大塊紅色的布弄了個補丁,手法也是非常粗糙。當時孩子的媽媽在旁邊,由於都是一個村子的,我和孩子的媽媽也從小就認識。
我當時就打趣說道:「你這打補丁的手藝真不怎麼樣啊。」
孩子媽媽說了一句話:「拿他爺爺的破紅秋褲補的,一個孩子懂什麼,湊合穿得了。」
苦日子我小時候是真過過,但是90年左右的時候,大部分家庭一家新衣服還是買得起的,但是這家子就覺得省着好。但是這種事兒我也不能給什麼建議,畢竟是別人的家務事。
那次回老家,我帶着父母去買東西,就類似集市的地方,當時看到了一件小孩的衣服,我買了回去送給那個孩子。
我至今都很難忘那個孩子的表情與狀態,他開始是不好意思,然後嘴巴微張,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然後轉頭就跑,我跟着進了屋子,看到他把這件新衣服小心翼翼用自己的被子蓋好。
我的內心也是百感交集,看着這孩子我自言自語說了句:「努力走出去吧,日子會越來越好。」
孩子媽媽還對我感謝半天說幹嘛這麼破費什麼的,我看得出來她也是挺開心的,但是這件事情給我的震撼更多,感動也是相互的,我相信我至今忘不了孩子眼淚出來的畫面,而他也一定忘記不了那件新衣服。
事到如今,那件衣服肯定不重要了,也不知道去哪裡,大概率已經灰飛煙滅不存在了。但是這份回憶,卻留在了一些人的心裡,這就是經歷的重要性。
一點點突破,哪怕是一件小孩的新衣服,都能在平淡日子中有新收穫的體驗和感動。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所謂突破,一定要在合理範圍內,做一些自己嚮往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知道,這種突破,是自己心中的禁錮,是舒適圈,而不是去突破道德法規的邊界去做壞事,這點切記。
昨天我公眾號寫了一篇長文:《祥龍抬頭!2023年是關鍵節點,變數帶來新的機遇|萬字》
裡面有一些關於對於新事物嘗試的建議,就有讀者跟我說:「壽老,過了35歲之後,就對新事物有本能牴觸。」
他的情況肯定不是全部現象,但是也代表了一類人,其實本質就是在舒適圈裡不願意走出來,年紀從來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要與自己對話。
如果沒什麼風險,只是花一點錢,或者選擇一條並不危險的路,那麼多去嘗試,有什麼不可呢?
最終,最寶貴的就是回憶和經歷。
就像那件衣服,已經不知道去哪了,但是當初買它的那點錢,早就超過了衣服價值本身。-來源:科技學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