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命通的五種關係:生命的實相就是關係,關係本質上就是往來平衡

2023012914:30

生命的實相就是關係,關係本質上就是往來平衡,平衡需要分寸的拿捏,也就是對度的藝術把握。缺則非達,過猶不及。關係在時空角內是相互的,最好的關係就是互為滋養,彼此成就,這也正是道的本質:初心正念,利他取全。



因此,我們要想改善生命,首先要改善關係。任何存在的人事物,都無法離開關係而獨立存在。只有處理好生命中的五種關係,就能活出我們完整的生命。這五種關係就是境也,場也,局也,事也,人在其中迷也。

第一種關係:境也。所謂境,就是把處事作為在處理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生命不是擁有,而是讓我們擁有的能量綻放出更大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找到自己所熱愛的的事業,因為事業將占據我們的大半人生。唯有當我們相信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對的,我們才能發自內心地獲得滿足。唯有我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我們才能成就不凡。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

第二種關係:場也。所謂場,指的就是氣場。天地萬物都伴隨有氣場,如果我們身體健康、精力旺盛、氣質逼人,我們的氣場就會很強,周圍和我們接觸的人就會感知到,被籠罩在這種強大的氣場之中。反之,倘若我們精神萎靡不振、灰頭土臉,我們的氣場就會很弱,對周圍的人來說,我們等同於不存在。

生活中,領導、電影演員、演講家、培訓師等等,是體現氣場最明顯不過的角色。

氣場就是一種先天能量,強大的氣場能夠感染人,還會帶動周遭人群情緒,這種能量還是發光體,讓周圍人的注意力不自覺地集中到我們的身上。

這就是說,氣場是圍繞人體的巨大磁場,它吸收了我們成長中所有的得失,包括我們的性格、學識、教養、專業、品位,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等,當然還有我們的外貌。這些物質經過各種方式的變化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能量。這種能量以各種形態附於我們,形成了我們獨特的存在形式。

氣場,看不見摸不着,但每個人都有氣場。氣場是裝不出來的,氣場是種感覺,尤其大牌明星公眾人物,甫一出場,貴氣逼人,那種架勢和氣質就是氣場。



氣場與激情無關,我們站在台上,釋放內心激情,把激情灌注在表演裡面,自然形成氣場,但是修煉到家的含蓄平淡同樣會有氣場。

氣場是人格魅力+氣質+影響力,靠近氣場強大的人會讓我們忘掉自己原本的個性,完全被「吞沒」。

氣場強的人,能對別人產生震懾力,也一定是內心強大,有一定的社會成就,得到大家普遍的認可。

氣場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價值觀體現出來的氛圍,這種氛圍能夠投射出去。有可貴的,也有可惡的。

當我們把氣場修煉到一定程度,我們就能收放自如,縱情揮灑。

一句話,氣場離不開個人的實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舞台表現力。

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他旁若無人。我們的目光卻不自覺地被他吸引,那就說明他的氣場很大。因為一個人人的內心強大,才能散發出強大的氣場,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社會場合中獨領風騷!

或許,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春風得意、事業有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能輕易成功。這是因為他們有着強大的氣場。

生命的真諦如何去尋找,它和人的氣場之間的關係,就像神話《阿拉丁神燈》裡的燈神和阿拉丁的關係一樣,燈神像一個奴僕,隨時等候阿拉丁的召喚;阿拉丁需要理解燈神的意思,並與之默契配合,這樣阿拉丁才能如願以償地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健康、幸福、富有或是成功。

所以說,我們的使命是調整氣場,我的,你的,任何一個人的,當我們有需要時,可我們以通過了解自身的魅力達成願望。

還記得達·芬奇畫過的雞蛋嗎?是的,沒有最圓滿的雞蛋,沒有最完美的人,但我們可以做到儘量接近圓滿完美,使我們的人生煥發光彩。

第三種關係:局也。所謂「局」,就是我們身邊各種資源之間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狀態與關係。和「局」相關的能力關鍵詞有審局、識局、破局、做局、攪局等。尤其是想從「識局、破局、掌局」角度去分析、思考和破解人生難題時,就必須知道「什麼是局」。

局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本義是彎曲或侷促,亦有部分、狹小、棋盤之意,同時也特指人的心胸氣量、分部辦事的機關、引人陷入的圈套等」。

而我則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大的概念,不僅僅是「機關單位部門的稱呼」,也不僅僅是「棋局、酒局、飯局」等概念,我們要結合新時代,應當賦予新的內涵,可以解釋為「一個人身邊各類資源相互作用和影響的一種狀態的存在。」

從資源來看,可以分為正資源和負資源。所謂正資源就是支持我們的,是我們可以支配的。所謂負資源就是阻攔我們的,是我們不能用的。

具體如下:

「人」:有人的地方才能稱為「局」,否則只是環境、氛圍。

「資源」:人、財、物、名等和自身有關的一切。

相互作用和影響:局內的種種,必然有其關聯性,否則就是局外人。

狀態:均衡的一種狀態,若破局,則會改變這種狀態,要麼毀滅或消散,要麼重生或重塑。



存在:存在即合理,一個單位、一個飯局,既然產生並且存在了,那就是合理的,有其必然性。

一、識局者,要學會認清大局、認識全局、認知格局。

(一)認清大局。認清楚某個組織、某個地區的具體形勢,識別嚴峻性、緊迫性,坐起來、站起來、跑起來、快起來、飛起來。

(二)認識全局。認同自身工作,識別各自任務。組織工作的全局是什麼?要怎麼做?應當逐項研究、逐條剖析、逐個落實。

(三)認知格局。只有身懷一定的格局,才能看清大勢、分辨是非。態度影響進度,格局決定結局。高人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生活中面對小事大事我們都應該拿出自己的格局,去容納,去包容,才能夠看清最後的好東西。

二、破局者,要善用思維破局、幹事破局、溝通破局。

破局的本質是調整資源的正負關係,讓自己走得通。

第一步:審局

——對困局進行客觀全面地認識、描述;

——分析與這個「局」相關的資源關係和資源屬性。

第二步:尋找破局思路

思路1.加入無關資源,整合正負資源,給自己找到出路;

思路2.對舊資源進行重新定義,找到新的出路(如面向C端的企業轉B端);

思路3.當負資源搬不動時,重新定義自我,把自己碎掉,化整為零(如職業發展長期受阻,適時跳出來看看)。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破局過程。

(一)思維破局。提高認知層次,升級自我思維,以便「降維打擊」;如往上三層思考、向下三層做事。

(二)幹事破局。干正確的事,正確地幹事。

(三)溝通破局。有效溝通,更容易打開局面。

三、掌局者,要塑造系統思維、邏輯思維、逆向思維。

(一)系統思維。窺一斑而見全豹,要學會用複雜科學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複雜局面中看到程序性和科學性,從「點線面體」入手,逐個擊破、逐個平息。

(二)邏輯思維。毛主席說,邏輯就是管寫文章,前後不矛盾。順應科學思維,找到內在邏輯,解決具體問題。

(三)逆向思維。創新變革,需要逆向思維。也只有多從反方向思考、逆向實踐,自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自古及今,都有「取法乎上,變則通」一說。即要想在複雜多變、詭秘高深的遊戲規則中取勝,必須以變應變,甚至來個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以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效。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詭道之法,與尋常思維迥異方可矣。劉邦採用謀士張良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戰勝秦降將章邯,接着平定三秦,又迫使項羽刎頸烏江,終於建立了漢家帝業,堪稱反常規思維經典。朱元璋在鄱陽湖上火攻陳友諒龐大的戰船隊伍,滅了陳部,又消滅了張士誠部,終於建立大明王朝,用的也是反常思維、逆向思維。

在思維過程中,需要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我們的認識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認識成果才會不斷增加。而創造性思維的一個表現,就是勇於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我們的每一種欣慰,每一種進步,都與自己的逆向思維能力息息相關,離開逆向思維,很多事情都難以辦成。而多運用逆向思維,很多事情「恰巧」就會成功。

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思維意識的先進比技術的先進重要得多。敢於做領頭羊,敢於創新的企業,才有發展。一個不能創新的民族,不能屹立於世界先進的民族之林。一個缺乏創新的社會,難以擠身於人類文明社會之列。



在全民創新時代,常規思維方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阻礙我們的思路,影響我們的創造性。這時,如果善於轉換視角,從逆向去探求,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往往會引起新的思路,產生超常的構思和觀念。

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我們在這個局中,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與離去的那一刻是定數,而生活充滿了變數。如果我們生活的變數不是改變真理的途徑,那我們的變數也必定在真理的定數之中,就像魚的變數並不能改變我們的定數,而我們和魚的變數也都無法改變真理的永恆。

真理是不可改變的,因為真理是永恆的。我們之所以認為可以改變命運,只是因為我們用認知的圍牆囚禁了自己,讓我們的認知局限在了自我的世界。

我們古代的聖賢還有一個對時代的局限,就是對宇宙探索的局限性。當我們沒有站在太空看地球時,就不會知道自己對於宇宙有多渺小,其實宇宙並不是以「人」為中心。我們也看不到宇宙的光明其實相比黑暗要少得多,而光明的範圍取決於發光的強弱,如果生命不發光就會讓世界回歸黑暗。

用智慧讓自己的族群與自然共生,是宇宙中所有智慧生命要做的事。無論在哪個星球、哪個空間、哪個維度、哪個時代,只有讓自然資源供需平衡才會最終明白,眾生所向才是天。永恆的真理永遠守護眾生,延續的眾生才能維護真理的永恆。

只有讓我們星球的真理統一,才不會因為飲食方式的不同而發生爭鬥。用我們的思辨引領並牽制科學的發展,才能找到可以開創未來的智慧。

當我們面對死亡不再恐懼,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資源供需保持平衡,然後我們才會產生對宇宙探索的核心力量。這才是我們尋找的真正的智慧。

對於智慧的種種稟賦,構成了世界的本源,也是認知道的關鍵所在。所有這些,都需要從體察自然和社會現象中獲得。到此,我們就可以觀於天,考察一切自然和社會現象。我們就可以在陽光下播種希望的種子,用一生去呵護它。

第四種關係:事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讓我們認清自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感到迷茫的時候,往往是我們看不清自己的時候,或許過分看低了自己,又或者高估了自己。求知,會讓我們發現一條沒有盡頭,卻可以步步登高的道路,會讓我們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腳下有路,永遠不會迷失。

學會做事,讓我們變得有條理,有擔當。天下之事,必做於細,天下之難,必做於易。我們的生活,工作,本質就是去做一件件或大或小的事情,學會做事,我們就不會慌亂,也會變得心正,有擔當。一切井然有序,無事皆可成。

學會共處,讓我們學會交流,懂得尊重。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我們無法獨自生存,所以我們的人生,每時每刻都不得不與人共處。與人相處的基礎是尊重,尊重能在心與心之間建立交流的通道。孤掌難鳴,學會了交流,我們就能整合所有人的力量,創造奇蹟。

學會做人,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三十而立,立的就是如何做人。正心誠意,意誠則心正,心正則身修,天地有正氣,學會做人,人生一世,我們將無所畏懼。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感悟也會不同,但我相信,這四句話,會讓所有身處迷霧中的人,找到一條通途。



第五種關係:人在其中迷也。所謂的迷是指人在事中迷,就怕沒人提,因為「真正的危險,是沒有人告訴我們已經身處危險之中的。」這是英國人力培訓專家B·吉爾伯特提出的「吉爾伯法則」。

多人被批評了,不服氣還要爭辯幾句。我們覺得委屈了,其實我們是占便宜了!

有句話說得好:「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縱他的缺點。」

人在事中迷,就怕沒人提!

當事人往往頭腦發熱,缺乏冷靜的觀察思考,如果沒有人指點和提示,又還聽不進旁觀者的勸導,那問題就嚴重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個旁觀者來指出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改正不足、完善提高。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並虛心接受,做出改變,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俗話說,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在我們身邊,說好話的人多,能夠指出我們的不足,幫助我們改正的人卻少之又少。

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個人寧願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願聽一句直白的真話。這正是人性最大的弱點:不愛聽真話!

實際上,好聽的讚美,並不就是代表喜歡;難聽的真話,也不代表反感。相反,那些敢和我們說難聽的真話的人,恰恰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做人做事,不怕沉迷其中,就怕沒有一個人提醒、點撥我們,給我們真誠的建議。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少不了要做幾回局中人,只有聽得見別人的建議和意見才是正道。

假話好聽,人人都願意說;真話難聽,人人都選擇閉口不談。比起那些口若懸河的阿諛奉承,能夠真誠地對我們說真話的人更難得。

無論在過去的歷史上,還是現今的生活中,那些有所作為的人,都是能夠聽得進真話的人。只有敢於聽真話的人,才不會被糖衣炮彈和甜言蜜語所蒙蔽。只有敢於聽真話的人,才敢於直視自己的缺陷,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只有敢於聽真話的人,才敢於接受別人的批評,蛻變為更好的自己。

唐太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這是與他虛懷若谷、虛心納諫分不開的。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李世民告發魏徵,說他在李建成手下當差時,曾勸太子殺掉李世民。

李世民便派人把魏徵抓了起來,問他是否屬實,眾人都替魏徵捏了把汗,他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當初,李建成沒有意識到危險,面對魏徵的提醒置若罔聞,最終命喪玄武門。

李世民不僅釋放了魏徵,還封他為相,接納諫言,才有了後來的「貞觀盛世」。

聽過這樣一個年輕人的故事,曾經他窮困潦倒,起初在事業上屢屢碰壁。儘管他每天很拼命工作,早出晚歸,但收入卻依然少得可憐。

有一次,他到一家企業推銷保險,遇到了一位老年人,便開始極力勸說老人購買,滔滔不絕地向老人介紹自己所知的保險知識。

等他推薦完,老人只是淡淡地說道:「聽完你的介紹,我沒有絲毫想買的衝動。」

年輕人第一次聽到如此直白的拒絕,深受打擊。

老人接着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真誠地為對方着想,才能打動人。回去先好好改變自己吧!」

老人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把年輕人潑醒了。回去後,他自我反省了一番,決心要改變自己。

於是,他開始改變自己猶豫不決的性格,挑戰很多以前不敢嘗試的事情,不斷突破自己,並讓身邊的人督促自己有什麼不夠好的地方,直接說出來,好讓自己及時改正。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賣出了第一份保險,幾年後,取得了全公司銷售第一的好成績。

正所謂,以人為鏡,可以正身!一個人要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是需要聽真話的。只有敢於聽真話,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宋朝詩人張詠做湘東太守時,有一次在家作詩,靈光乍現,寫下一句「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煞老尚書」,寫下之後就出去了。

碰巧溧陽知縣蕭楚才來訪,看到墨跡未乾的詩作,提筆將「恨」字改為「幸」。張詠回來後心生不悅,認為這一改動違背了自己的本意。

蕭楚才當即批評到:「當今小人當道、奸佞橫行,大人位高權重、功勳卓著,已成眾矢之的,你居然說恨太平,恐怕會招來殺身之禍。」

張詠聽後大悟,從此兩人成為至交。

甜言蜜語雖不傷人,但不靠譜;忠言真話雖不討好,但卻最真誠。

相識滿天下,難得是諍友啊!交諍友,就好像得到一面鏡子,可以正人生。

害怕真話是怯懦,掩飾真話是虛偽,而尊重真話,是一種胸懷,一種智慧,一種美德,能夠幫助我們清醒頭腦、提升境界、增長才能、不斷進步。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讚美之詞,這本無可厚非。但千萬也別忘記了,別人的真誠批評,有時候比讚揚更可貴,因為那是一面可以正視自己的鏡子。

請記住,人生一世,有人給我們提意見、出難題,不是壞事而是福氣。只有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容得下別人說自己的不是,這才是強者思維,也正是成功之道!-(來源:風水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