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這200條思考,解釋了段永平為什麼既是企業家,又是投資大師-(1)

2022122717:37

導語:本文專門梳理了段永平經營企業和股票投資過程中的200條商業思考,以幫助我們更直接、全面地了解他的「本分」價值觀,以及他是如何憑藉此成為一名卓越的企業家,同時又成為一位頂尖的投資大師的。



在武俠小說中,最厲害的人往往不是活躍在江湖、叱咤風雲的人,而是「已不在江湖,但江湖都是他的傳說」的「隱形大佬」。中國商界也有一位這樣的「隱形大佬」。

他就是步步高創始人兼董事長段永平。他在20年前就退出了企業經營一線,如今是一名投資人,經常活躍在雪球上與網友交流投資心得,被網友親切地叫做「大道」(段永平的網名是「大道無形我有型」)。但他的影響力一直沒有遠離中國商業界舞台中央。

畢竟,中國企業界內很少有人像他一樣身上集齊三大標籤。

一.有5大「門徒」的「商業教父」

段永平有5位大名鼎鼎的「門徒」,分別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OPPO掌門人陳明永,vivo掌門人沈煒,小天才CEO金志江與極兔快遞創始人李傑。他們深受段永平的影響,在創業過程中都得到過他的指點和幫助。

OPPO掌門人陳明永、vivo掌門人沈煒、步步高CEO金志江是段永平1995年創立步步高時就一路跟隨的「門徒」。2001年,段永平退出步步高經營一線,把公司一分為三,後來發展為如今的OPPO、vivo和小天才三家公司。

黃崢2002年去美國留學時,通過「網友」丁磊介紹認識了同是浙大畢業的段永平。2006年,段永平用62.01萬美元的高價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赴約時帶上了黃崢。黃崢創業做電商、遊戲時,段永平不僅給黃崢提供了創業啟動資金,還給他提供了豐富的商業經驗。他還是拼多多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



李傑在1998年加入步步高公司做銷售,後來成為OPPO印尼負責人。2015年,他創建極兔速遞,而段永平在商業經驗、啟動資金、人脈關係等各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令人驚奇的是,如今他們的企業都在各自領域成為頭部。

拼多多成立至今僅8年,已跟阿里、京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且「後來者居上」勢頭不減。從年活躍用戶來看,2021年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為8.69億,已超過京東的年活躍用戶數5.7億。

OPPO和vivo在2011年進入智能手機領域,從2016年起一直穩居行業前列。2021年,OPPO和vivo分別位列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銷量的第3和第5名。小天才在教育電子硬件領域一家獨大,無論是教育平板還是電話手錶,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品牌。極兔速遞2015年在印尼成立,4年時間就成為東南亞第二大快遞公司。2019年,極兔進入中國市場,到2021年其日單量已經超過4000萬,市場份額達到14%,僅次於中通、韻達和圓通,成為中國第四大電商快遞公司。

為什麼這5家企業都能在各自領域成為頭部企業?

分析這5家企業的經營之道,會發現它們有兩個共同點:

首先,創業策略都是模仿段永平的創業策略:「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即在產品或者市場的成長期與成熟期之間進入,集中優勢兵力,快速切入、跟進,後來居上。

其次,企業文化中都強調「本分」價值觀。

OPPO創始人陳明永說,「本分文化是OPPO真正的核心競爭力」。vivo創始人沈煒說,「以本分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是唯一核心競爭力」。黃崢在2018年6月發布第一封「致股東的信」中,強調拼多多的價值觀核心是「本分」。極兔速遞同樣強調「本分」為企業價值觀。

這5家企業對「本分」的解釋十分相似,包括以下的內容:

•保持平常心,不受外力和誘惑的左右,回歸事物本源,做正確的事,並力求把事情做正確。

•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當出現問題時,首先求責於己。

•與人合作,不賺人便宜。

•堅守誠信。

其中,第一條內容「保持平常心,回歸事物本源,做正確的事情,並力求把事情做正確」,與「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的「管理的核心就是做正確的事以及把事情做對」有異曲同工之妙。

「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的策略,就是段永平在創業中堅持「本分」價值觀摸索出來的。

二.「敢為天下後」的「本分」企業家

段永平有兩段創業經歷,打造了1990年代火爆全國的兩個教育電子產品品牌:小霸王和步步高。

1988年,從人大讀完經濟學碩士學業後,段永平選擇南下闖蕩,進了中山市一個小電子廠當廠長。他接手的是一個背負200萬元巨額債務的爛攤子,當時工廠賬上資金只剩下3000元,工人只有十幾人。

1991年,段永平對工廠經營進行了重新規劃,確定主要業務是教育類電子產品的開發、研究、生產與銷售,主打產品就是「小霸王」遊戲機。當時遊戲機賣得很火,品牌更是多如牛毛,這是一個市場需求已經被驗證的賽道。其中,最暢銷的是一款叫「小天才」的遊戲機,在質量和價格上都占有極大優勢,而後來者「小霸王」遊戲機在兩個方面都不占優勢。

面對這樣的競爭格局,當時很多廠家普遍採取打價格戰的策略來搶市場份額,但段永平沒有急功近利。

他認為,「守住本分」才是致勝關鍵,而「本分」的關鍵是提高產品質量。在他看來,所謂「性價比」是產品質量不好的藉口。他要求生產、銷售、售後各個環節都要做到同行業第一。當時很多品牌的遊戲機返廠維修率高達30%,而「小霸王」遊戲機,無論銷量有多高,始終把返修率牢牢地控制在2%以內。

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段永平花了40萬元在中央電視台打出同類產品的第一條廣告,廣告內容是一個有獎銷售活動,「擁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又稱為「小霸王大賽」,極具吸引力。「小霸王」遊戲機一炮而紅。



1993年,遊戲機市場飽和,段永平看到了國內開始掀起學電腦的熱潮,但電腦的生產成本太高,國內一般家庭買不起,而且小霸王也沒有生產電腦的技術基礎。段永平就把小霸王擅長生產的遊戲機和電腦相結合,推出了一款價格只有兩三百元的新產品:小霸王中英文電腦學習機。



這是一款兼具學習與遊戲功能的產品,學習機的顯示屏可連接到已基本普及的電視機上,可以模擬使用電腦的感覺。之後,段永平請成龍擔任代言人,並再次在央視投放廣告。成龍手捧小霸王學習機說的一句廣告語:「同樣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讓小霸王學習機在全國一炮而紅。



1995年,小霸王的產值超過了10億元,收入占母集團怡華集團營收的一半以上。可以說,段永平力挽狂瀾,把瀕臨破產的小廠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大公司。

根據約定,段永平和怡華集團之間利潤是「三七分成」,即他可以拿到小霸王30%的利潤,但怡華集團食言了,給他的分成後來變成兩成、一成,這種行為已經觸及段永平的底線。為了讓企業活得更長久健康,段永平想要實行股份所有制,讓管理層可以拿到一部分股份,卻被集團駁回。

1995年,段永平選擇辭職離開,創立了步步高。不過,第一年裡他沒有進軍自己最有把握的教育電子市場。因為他離開小霸王時,與前老闆有一個口頭約定:一年之內不進入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本分的段永平遵守了這個口頭約定,開始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1996年,中國VCD市場火爆,國內有愛多、新科、萬利達、金正、先科等品牌,國外品牌有三星、索尼等,還有很多拼裝的生產企業。但國產的VCD機質量良莠不齊,質量過硬的國外品牌價格又太高,段永平看到了其中的機會。他再次採取「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的策略,進入了火爆的VCD市場,將競爭重點放在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和服務等品牌信譽上,讓步步高逐漸成為VCD市場的頭部品牌。

之後,步步高延續了這種「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的策略,進入了競爭激烈的家庭影院、電話機、學生電腦等市場,逐漸發展為家庭電子產品領域的頭部企業。2000年,步步高產值突破100億元,占據中國電子產品市場70%左右的份額。

在段永平看來,「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是步步高這家創業公司做的正確決策,是堅持「本分」價值觀的結果。

他說,「我們實力本來就不強,很難跟世界級的大公司相比。我先看國外大企業做什麼產品,而且要看它什麼產品好賣,然後我再做什麼,這樣成功的幾率要大得多......進入市場有先後之分,這只是競爭的開始,後來者......在更後面看清對手和市場,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彎路,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快速切入,快速跟進,後來居上。」

在他看來,「敢為天下後」指的是「做對的事情」,「後中爭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

具體到創業實踐中,「敢為天下後」指的是產品類別,也就是選擇別人已經把市場需求明確了的產品類別,並發現其中的機會;「後中爭先」指的是做好產品的能力,「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後來者只有秉持着「不欺騙消費者」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競爭實力的能力,才能「後中爭先」,否則就不要進入這個市場。

業務成功站穩腳跟後,段永平開始對步步高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進行設計。他認為,一家企業最重要的事情是更健康、長久,而不是一味追求大。所以,步步高的願景是「更健康、更長久的公司」。

要想基業長青,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業文化可以讓企業少犯致命性錯誤,篩選出合適的優秀人才,延續生命力;而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維持,離不開制度的支撐。

段永平吸取了當年小霸王的教訓,在步步高推行股份制,並讓管理中層、代理商甚至基層員工都有入股的機會。為了讓大家都有動力一起把公司業務做好,他主動把自己的股份從70%稀釋到17%,對有能力的員工進行股權激勵。他說,「一個企業的成功,功勞肯定是大家的。一個企業的失敗,企業家要負主要責任」。

1999年,段永平對公司進行了改革,把步步高拆分為三家獨立的公司,分別交由他的三位「門徒」負責:

○黃一禾負責步步高教育電子業務,主營步步高點讀機,學習機。這就是如今的小天才。

○陳明永負責步步高視聽電子業務,主營VCD、DVD。這就是如今的OPPO。

○沈煒負責步步高通訊科技業務,主營無繩電話、步步高手機。這就是如今的vivo。

段永平在三家公司各自持有10%左右的股份,其餘的股份全部用來獎勵員工。在他的影響下,小天才、OPPO和vivo都是全員持股企業,員工持股比例高達60%以上。

2001年,段永平急流勇退,宣布退休,將集團所有業務全部授權給陳明永、沈煒等幾位得力幹將。他依然是各個公司的董事長,但早已不過問企業的具體經營事務,一年只象徵性地參加幾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