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成功的最大影響因素,不是智商、情商,而是逆商-(2)

2022061414:08



02.企業要聚焦看家本領

企業要聚焦四個核心,即核心業務、核心專長、核心市場、核心客戶,這些都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看家本領,必須要做好。

一是突出核心業務

業務不在於多,而在於精。絕大部分出問題的企業,關鍵在於沒有核心業務。

原則上,中小企業應該採用「窄而深」的業務模式,拓展國際市場,打造行業隱形冠軍;大型企業、上市公司,業務也應儘量不超過三個,力爭每個業務都能躋身行業前三。

如果企業的業務分散得像「大雜燴」,讓消費者分不清它到底是做什麼的,這樣的企業很難長久發展下去。

二是打造核心專長

企業要明確自身的核心專長是什麼,沒有核心專長,就沒有核心競爭力。

打個比方,企業的主業是開餐館,拿手菜或特色菜就是專長,如果沒有專長,就沒有顧客光顧。

想要「一招鮮,吃遍天」,那麼企業至少要在某一件事上比別人做得好。

我家附近有兩家餐館,一家叫唐宮,另一家叫香宮,唐宮乳鴿做得好,香宮烤鴨做得好,都經營了二三十年,一直挺紅火。

企業如何打造核心專長,提高核心競爭力?

這就要求考慮內部環境、戰略的判斷能力和執行能力、所在行業特點等因素的差異,制定差異化戰略,通過差異化競爭,塑造品牌知名度,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精耕核心市場

市場是企業的舞台,開拓市場是企業的首要任務。

事實上,任何企業的資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包打天下,市場不見得都是自己的,企業要根據行業特性和自身優勢,理智地選擇細分市場,這樣既能減少不同市場的正面壓力,又能集中優勢兵力去經營好細分市場,成功的把握會更大些。

企業要清楚核心市場在哪裡,核心利潤主要來自哪裡,並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相應市場的投入,以獲得最大回報。

在中國建材水泥業務領域,有個特色做法,就是三分天下,而不是包打天下。

所謂三分天下,就是通過明確水泥的區域化發展戰略,形成大企業主導各自戰略市場區域的格局。

由於水泥受到有效運輸距離的限制,運輸半徑只有250千米左右,是典型的「短腿」、非貿易產品,因此企業需要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分銷,按區域成片布局,形成一定的市場話語權。

按照三分天下的原則,中國建材構建起淮海、東南、北方、西南四大核心戰略區域;原中材集團水泥業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華中、安徽、北京等地的水泥業務則是由海螺集團等行業中的其他兄弟企業經營。

大的區域劃好了,還要在區域市場內精耕細作。

中國建材的做法是圍繞地級市建立核心利潤區。國內水泥企業的競爭力主要來自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和議價能力,因此,只有進行更加精準的市場細分,將戰略區域從省一級劃分到市縣級,才有可能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高的利潤回報。

前些年,中國建材在核心戰略區域內組建了45個核心利潤區,這些核心利潤區對水泥業務的利潤貢獻率超過了80%。



中國建材的國際工程業務也是核心利潤區建設的一個典範。

中國建材原有十幾家涉及工程服務的公司,分別來自原中建材集團和原中材集團。這些企業經過多年境外EPC項目的實施,建設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水泥和玻璃工程,但由於業務同質化,企業之間經常打亂仗,大量內耗,損失收益。

「兩材」重組後,我們召開國際工程業務專題工作會,成立協調工作組,明確精耕市場、精準服務、精化技術、精細管理的要求,提出減少家數、劃分市場、集中協調、適當補償、加快轉型的思路,確定統一經營理念、統一競合、統一對標體系、統一協調機構的「四統一」原則。

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我們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採用「切西瓜」模式,中國建材在全球劃出東南非洲、中東歐、中東、中亞、南亞、東南亞、南美七個重點區域。

這種「切西瓜」模式可避免相互殺價,化解競爭衝突,使企業更專注市場和堅守長期主義,占領一個市場就要深耕那片市場。

從中國加入WTO到現在,這20多年裡,中國企業坐擁兩大市場,一個是快速成長的14億人的中國市場,一個是精耕細作開發了40多年的全球市場。

本來日子過得挺好,但是兩件事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發展節奏,一件事是西方一些國家逆全球化,另一件事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怎麼辦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但新格局的形成需要時間,並不是馬上就能形成的。

對於企業而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階段。

比如,2020年上半年疫情初期,我國經濟一度停擺,生產受影響,出口也受影響,後來國外也停擺,也不需要我們的產品了。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情況又完全不同,國外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是天量的,他們需要幾千億隻口罩,和中國脫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企業又掉過頭去滿足國際市場。

那麼2022年呢?2022年中國的內需會穩步恢復,我們出台了那麼多資金面的政策,情況是在好轉的。但是無論如何,今年企業的策略應該是抓雙循環、相互促進——國際上有訂單,要當仁不讓,國內市場也要積極地開發,兩者結合起來,抓住客戶才有江山。

今後的國際市場將會逐漸形成區域化的格局,如歐洲市場、北美市場、亞洲市場和非洲市場等。

2020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企業要適應和抓住區域化的機會,建設自己的核心市場,鞏固出口基本盤,做好自由貿易區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同時繼續開展「一帶一路」產業鏈建設、產融合作、資源共享的工作,打造新的增長極。

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自己牢固的根據地,深耕市場,按照這種思路去做,減少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風險。

企業要積極應對全球經濟區域化,不僅要產品「走出去」,還要企業「走出去」。

過去中國是世界的工廠,而今後世界各地都要有中國的工廠。中國巨石前些年就在美國和埃及建立了工廠,分別面向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儘管不少企業的國外市場這幾年受貿易摩擦影響而舉步維艱,但中國巨石的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並未受到影響。

中國的企業要在市場上發揚「悍馬精神」,構建「兩棲」企業,成為進可攻退可守、既立足國內市場又面向國際市場的「雙打」冠軍。

中國的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形成,美的、海信、TCL等公司的國際化程度都很高,正在把公司產品推廣到全世界,如海信的海外銷售額占比將近50%,新的市場優勢正在形成。

四是抓住核心客戶

企業有沒有以及有多少忠誠的核心客戶對於企業經營至關重要。當然,企業對客戶也要忠誠。

如今,凡是優秀的企業往往都建立了長期的客戶和核心的客戶群,都對客戶忠誠,都在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並提供增值服務。

有時,我們去飯店吃飯,如果點了一大桌子菜,吃不下,就會造成浪費;而如果有服務員在點菜時告訴我們,菜已經夠了,不用再點了,我們就會覺得很溫暖。

這就是一種增值服務,看起來好像少賣了幾道菜,但是長期來看,飯店獲得了更多回頭客。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挺簡單,但是並不那麼容易做到。

[作者:宋志平/來源:管理的常識*摘編自三精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