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目前分類:「關注未來」的相關文章

瀏覽方式: 摘要列表 | 標題列表

霍金應該是繼愛因斯坦之後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雖然身體殘疾,但霍金還是憑藉着超強的毅力,進行了許多學術上的研究,在理論物理學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霍金還在世的時候,經常對地球的未來以及人類的命運做出一些預言,這些預言看上去沒邊沒譜,但這依舊值得我們注意,因為根據美國超算(超級計算機算法預測)預測,霍金在生前所預言的世界末日,有可能在近期內就會降臨…… 預測世界末日的超級計算機 這個預測世界末日的超級計算機名叫「World one」,是由美國人在上個世紀70年代建造而成的,利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算法和芯片技術,哪怕放到今天,其性能依舊十分強悍。 這台計算機自誕生以來所肩負的唯一使命,就是預測人類以及地球的未來,因此科學家們...
隨着人類整體工業化水平的進展加快,我們每年向自然界排放的碳總和也日益提高,這種行為自然影響到了地球的整體氣候,近些年來,全球各地頻繁出現極熱或極冷的氣候,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已經對彼此下了承諾:儘可能減少除了生產之外的碳排放,不集中焚燒秸稈。 這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在前段時間幾天,印度人卻被逮了個正着,他們又把秸稈集中起來焚燒了。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自然是讓印度整個國家都走上了風口浪尖。 印度人的所作所為 其實,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焚燒秸稈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我國在農業發展早期也經常會對秸稈進行焚燒,使秸稈灰變成土地的肥料。 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在空氣當中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致使空氣質量下...
1912年,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學者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他在這篇論文中提出了一個令世人感到震驚的觀點:我們腳下的大陸是不斷運動着的。 起初,大家還對魏格納的研究有些懷疑,但隨着時間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大陸之間的輪廓有着高度的吻合性,這顯然不是一個巧合。人們也就開始逐漸接受了大陸漂移說。 然而在人類統治地球的這段時間裡,我們腳下的大陸似乎是一成不變的,並沒有隨着洋流進行漂移。 但最近的某項研究卻表明:我們的大陸可能又一次開始分裂,一片新的海洋和大洲會在未來形成。 大陸漂移背後的邏輯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大陸漂移,很多人可能認為:所謂大陸的漂移只是地球上的7塊主要陸地彼此之間的運動。但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比較...
2022年6月,加拿大育空地區的政府發表了一則聲明,指出有人在當地的金礦區的永久凍土當中,發現了一具頗為完整的幼年猛獁象遺骸。根據照片,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頭小象的基本特徵。 人們在加拿大凍土中發現猛獁象遺骸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北極第一次挖出史前動物的屍體了,此前人們就在北極發現了古老的旅鼠、洞獅幼崽、鳥類的遺骸等等,它們的保存狀況歲有所差異,但是人們通過相關檢測方法都能測出其生活的年代,基本都來自於史前。 對於這些發現,古生物學家樂開了花,其他人卻感到非常擔憂,這些遺骸的現世帶給人類的,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北極出現的史前生物屍體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們在加拿大發現的猛獁象遺骸,根據現場拍攝的圖片來看,這頭猛獁象幼崽的屍體保存得非常完好,沒有「缺胳膊少腿」的情...
對於脆弱的碳基生命而言,脫離了氧氣與水的溫床後便難以存活。因此,氧氣對於地球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沒有氧氣,人類也將不復存在。 在現在,我們可能對氧的存在習以為常,但氧氣並不是地球生來就有的東西,相反,地球氧氣的出現非常艱辛。 令人擔憂的是,研究表明,在未來地球大氣將會發生顛覆性劇變,氧含量也會「一朝回到解放前」,回到25億年前的水平。 原始大氣是怎樣的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經歷了近46億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地球富含氧氣的時間跨度並不算長。 地球誕生初期是一個炙熱的「火球」時期,與許多星球一樣,這時候的地球也是生命的「煉獄」。 一來,早期的太陽系並不平衡,地球時常受到小行星的撞擊,還有說法稱正是由於彗星的撞擊才給地球帶來了水。 二來,...
科技日報11月25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3日報導,法國科學家近日復活了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冷凍了數萬年的七種病毒,其中最年輕的被冷凍了27000年;最古老的被冷凍了48500年,是迄今復活的最古老病毒。相關研究刊發於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 最新研究負責人、馬賽大學的讓·米歇爾·克拉維里的團隊此前曾復活了兩種已經在永久凍土中冰封了3萬年的病毒。 有48500年歷史的病毒來自位於俄羅斯雅庫蒂亞州一座湖面以下16米深處的永久凍土,屬於潘多拉病毒——一種感染單細胞生物體變形蟲的巨型病毒。事實上,該團隊迄今復活的所有九種病毒都是感染變形蟲的巨型病毒。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將永久凍土樣本添加到變形蟲培養物中...
南極是人類最少涉足的大洲,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南極只是一片普通的大陸,但當科學家真正踏上了這塊土地,才發現南極的冰川下或許埋藏着另一個世界。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關於外星人、不明飛行物、秘密基地、海底金字塔等傳聞層出不窮,給南極大陸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南極開發 1957年至1959年間,前蘇聯以兩艘柴電動力船作為運輸工具,完成了第三次南極遠征,在難以到達極點建立難以到達極點站。緊接着,美國也啟動了南極發展計劃,追趕前蘇聯的腳步,深入南極深處。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美國為此次計劃投入了超過五千名士兵以及大量的資源。要知道,當時的美國還處於戰爭的泥潭之中,並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卻投入如此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完成所謂的南極發展計劃,這是為什麼...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羅國芳)當地時間18日,在法國巴黎閉幕的第27屆國際計量大會上,與會代表通過一項決議,決定最遲不晚於2035年不再引入閏秒。 閏秒是什麼?將何去何從? (小標題)什麼是閏秒 為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常用的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的世界時(UT)和基於原子振盪周期的國際原子時(TAI)。由於兩種測量方法不同,隨着時間推移,兩個計時系統結果會出現差異,因此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 協調世界時以國際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世界時。1972年的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國際原子時與世界時的時刻相差達到0.9秒時,協調世界時就增加或減少1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個修正被稱作閏秒。 閏秒實際上是為適應地球自轉的腳步而對國際原子時...
專研長達10年,論文足足177頁。 華人數學家通過計算機,找到了讓著名歐拉方程失效的「奇點」。 △圖源:Quanta Magazine 歐拉方程,是250年前(1755年)由瑞士數學家歐拉提出,屬於無黏性流體動力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方程。 它可以說是「鼻祖級」的方程,正如杜克大學數學家Tarek Elgindi的評價:   幾乎所有的非線性流體方程都是從歐拉方程推導出來的。 即便如此,幾百年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讓數學家們困惑不已。 例如原則上,如果你已知流體中每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歐拉方程應該能夠預測流體將如何一直演化下去。 但數學家們認為,歐拉方程在某個「奇點」上便會開始輸出沒有意義的數值,也就是無法再做精準預測。 而...
還在苦於對抗衰老、皺紋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衰老機制:通過減緩免疫細胞的老化來抵抗人體的衰老。 這個意味着相關的抗衰老方法也有了新的進展,人類離「青春永駐」又近一步。 目前,由英國倫敦大學領導的這個研究已經發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 相關消息一出,也迅速引發了各路網友圍觀,登上微博熱搜。 那這個抗衰老機制到底是個怎樣的過程?一起來看看~ 保持免疫T細胞的「年輕」 在研究抗衰老機制之前,得先搞清楚人體是怎樣衰老的?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體衰老主要有以下九種表現:基因組不穩定性、端粒磨損、表觀遺傳改變、蛋白質穩態喪失、營養感應失調、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衰老、幹細胞衰竭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