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中國房地產:忽如一夜春風來

2024052715:13

上海多個豪宅項目「日光」,表明國人的「房地產信仰」尚未幻滅,房地產還有救。

前段時間,黃金價格一飛沖天。最近又輪到了房地產。4月28-29日,長期低迷的房地產股票突然出現漲停潮,一掃黑雲壓城的陰霾。

一句話:這是市場的力量,這是規律的體現。短期看政策,長期看規律。

這一輪房地產大調整,是2004年房地產超級牛市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導火線是「三條紅線」。此輪大調整,經歷了三個階段:

1)恒大階段:恒大作為規模最大、債務水平最高的房企,於2021年率先爆雷。恒大被推上祭壇,還有兩個原因:第一,恒大一貫膽大,屬於典型的「出頭鳥」,尤以豪擲千億的「海花島」最為典型;第二,恒大管理粗放,發跡靠的是杠杠和灰色政商關系,可謂「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所以,恒大倒下,沒有人會流下同情的淚水(為何香櫞能驚人地提前十年看穿恒大騙局,而你卻沒有?)。



海花島

2)碧桂園階段:與恒大不同,碧桂園一向被視為行業優等生,「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管理上可圈可點,創始人楊國強也比許家印低調得多。2023年碧桂園違約,標誌著整個行業陷入了「泥菩薩過河」的危險階段。若論失誤,碧桂園一是馬來西亞森林城市大手筆投資失利,一是下沈三四線城市判斷失策。但,其他房企情況不會比碧桂園好多少(碧桂園不是恒大:碧桂園危機反而標誌著房地產晨光熹微)。



碧桂園森林城市

3)萬科階段:碧桂園是優等生,萬科則是尖子生。長期以來,說萬科管理最為完善、經營最為穩健,應該沒有爭議。再加上萬科有深圳地鐵這樣的國有股東背景,很難想象會出事。2024年,萬科真的出事了。雖然迄今沒有違約,但已經是險情不斷、驚險連連,多次被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信用等級。萬科遇險,標誌著全行業的至暗時刻已經到來。

物極必反,至暗即光明(穩房地產:不是能不能,而是必須要!)。

理解中國房地產,要把握兩點:1)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確很嚴重、很危險,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轍(上帝視角看「日本失去的30年」:能犯的錯都犯了);2)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現實是什麽?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第一支柱產業:房地產一頭連著20~30%的經濟增長,建築、裝修、家具、鋼鐵、水泥等眾多上下遊產業和無數就業;另一頭連著40~50%的地方財政、40~50%的銀行貸款、60~70%的居民財富。

過去20年,房地產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占GDP的7.34%,間接帶動的相關產業占9.9%,合計約占GDP的17%。

如果說銀行是「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那麽房地產就是「超級大而不可能倒」。如果房地產倒了,地方公務員工資怎麽辦?銀行貸款放給誰(我每天被推銷銀行貸款的電話騷擾N次)?老百姓忽然發現自己真的「窮得只剩下房子了」,誰還敢消費(當前影響經濟復蘇的「四大效應」)?



所以,房地產不能倒,這就是市場的力量。雖然全國房價普跌,房價跌幅超過1/4,但依然不見拋售潮。除了極少數hold不住的,絕大多數人都還在hold著。何也?因為投資者相信市場的力量,相信房地產不會倒下。


最近一個月內上海4大豪宅項目累計收金超447億元,2個樓盤實現「日光」,均價高達17萬左右。這說明什麽?說明中國最具購買力的人群,其「房地產信仰」依然強大。



布林肯帶火了上海外灘夜景

房地產不能倒,也是敬畏規律的體現。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和失去的30年,其教訓其實有兩個:1)不能長期靠房地產飲鴆止渴;2)不能任由房地產自由落體,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關於房地產,最重要的規律就是:房地產是金融危機之母。日本1990年危機的核心是房地產,美國2008年危機的核心還是房地產。

房地產必須穩,還有一層邏輯:當下中美博弈正酣,尤其是在經濟科技領域。如果此時中國經濟出問題了,最樂不可支的一定是美國。還記得拜登那句幸災樂禍的話嗎:中國經濟猶如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因此,穩地產進而穩經濟,也是政治博弈的必需。



因此,在2022年「斷供潮」出現後,中國轉而開始穩定房地產,措施不斷加碼:取消限購,保交樓,強調「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截止2024年一季度,房地產各項指標仍在大幅下跌。2024年第一季度,百強房企累計實現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下滑47.5%。穩不住的原因有兩個:

1)擠牙膏式的政策力度不夠大,難以扭轉市場預期,而「買漲不買跌」是房地產市場最大的特點;

2)穩地產政策集中於需求側,而供給側進展不大。但是,只要供給側(開發商)存在隨時倒閉的風險,買房者就不敢出手買房。現在萬科都成了泥菩薩,誰的房子你敢放心買?萬一爛尾了可不是開玩笑的。2023年住宅開發投資下跌9.3%。房企破產案件個數從2022年的123件驟升至2023年590件。房企在違約的境內債券中占比超過70%。

所以,筆者一直認為,穩地產必須需求側、供給側同步發力,只有單邊發力是不行的。最近的政策力度在加碼:1)需求側:曾是全國一、二手房成交量第一的成都,宣布取消限購。成都既是網紅城市,也是西部地區最熱門的買房去處,成都新開盤項目去化率保持在60%以高位水平。

截至目前,除海南省外,只剩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和杭州(新房)、天津、西安等核心區仍維持限購政策。全面取消限購為時不遠;2)供給側:央行力推開發商「白名單」,這比單純保交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截至3月末,第一批「白名單」審批同意項目數量超過2100個,總金額超過5200億元(房地產急剎車是難以承受之重:建議從「保交樓」走向「保主體」)。

形勢比人強。接下來,穩地產的力度還會持續加碼,直到房地產觸底回升。

但,切不要以為房地產還會回到過去的「繁花」局面,「外甥打燈籠——照舊」。套用基辛格的話說:房地產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為什麽呢?中央說得很清楚:「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認清這句話的內涵很重要:

1、至少在中短期內,房地產已經供大於求。中國城鎮居民住房自有率逾90%,可能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美國自有率為66%,日本為62%)。據某些估計,中國城市目前有6500萬到8000萬套空置公寓。按一家3口計算,足夠2億人左右居住。

因此,大水漫灌式的商品房建設階段已經結束了。對開發商而言,最重要的任務是盡最大努力把手上的現有項目、土地開發完,而不是繼續拿地、擴張。

過剩的還有商務樓。全國寫字樓存量最高的城市上海,2024年一季度甲級寫字樓空置率20.9%,為近20年來新高。包括青島等在內的部分三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甚至已近40%。



2、受疫情影響,中低收入階層的需求側購買力也受到沖擊,換言之,「剛需」購買力下降;不僅如此,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已經達到危險水平,缺乏繼續加杠桿買房的空間;



3、總量不差房,關鍵是如何調結構。房地產市場存在兩大結構性矛盾:1)由於房地產是中國最重要的投資標的,因此不少人手中有N套房(我遇到的高凈值人群,只有1套房的從來沒聽說過),這意味著還有不少人手中其實沒有房,「被平均」了。2)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多房地產項目品質不高,蘿蔔快了不洗泥。現在不缺房,但缺「好房」,也就是居民的改善型需求難以滿足。所以出現了上海越貴的樓盤越好賣的反常現象。



為什麽回不到過去了?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如今的房地產牛市已經是強弩之末,超出了社會承受能力:

1)房地產總體上供過於求;

2)房地產加劇了脫實向虛;

3)房地產導致了社會階層固化,加劇了躺平、內卷現象;

4)房地產擴大了貧富差距,不利於共同富裕;

5)房地產綁架了金融體系,成為超級灰犀牛。

寫到這裏,有兩點結論:

1、2020年以來的房地產下行,是價格的修正,但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崩潰;

2、不要指望房地產重回昔日盛況。千萬不要低估中央落實「房住不炒」的決心和定力。

接下來會怎麽辦?中央已經給出了答案: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什麽樣的模式?新加坡模式可以視為標桿(「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加坡房地產,很神奇又很簡單)。中國國情比新加坡復雜,不可能完全復製,但可以借鑒。見仁見智,筆者以為,未來的新模式,可能包括以下要點:

1、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三大工程,將成為政策發力點;

2、開發商將商品房改為「長租房」,將受到政策鼓勵;

3、以「空置稅」取代「房產稅」,將那些長期閑置的毛坯房逼出來進入租賃市場,轉化為有效供給,緩解結構性矛盾;

4、開發商將聚焦於「改善型居住需求」;

5、REITS將取代貸款成為開發商關鍵融資渠道;

6、買房者的資金將受到嚴格監管以避免被開發商挪用,進而杜絕爛尾樓現象。

最後回答一下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房子還能買嗎?

第一,總體原則是擇機逢高減持,逐步降低房地產在資產組合中的比重(房產在美國家庭財富中只占25%左右,遠低於中國的60~70%);

第二,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產依然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房地產信仰」還在。由於A股太不爭氣,目前還沒有可以取代房地產地位的資產池子;

第三,切記不要借錢炒房。---[劉勝軍微財經出品*文:劉勝軍/來源: 劉勝軍經濟學大局觀]



劉勝軍@寧波鄞州天童寺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著有下一個十年*山東·菏澤·定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