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這艘“不沈的航空母艦”要加強武裝
剛剛加入北約的瑞典,不僅立刻派出偵察機去了俄羅斯邊境,而且還准備加強哥得蘭島的軍事力量。
哥得蘭島位于波羅的海,距離俄羅斯飛地加裏甯格勒僅150英里。
美媒的相關報導截圖
美國《商業內幕》12日又爆猛料:“北約新成員國表示已准備好加強波羅的海中部靠近俄羅斯的戰略島嶼的防禦工事”。上圖爲2021年10月,瑞典軍官觀看一架 C-130H 從哥得蘭島上的跑道起飛。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哥得蘭島的防禦工事是瑞典加入北約後,與北約夥伴商討的“顯而易見的首要議題之一”。
哥得蘭島因其地理位置可以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和波蘭的防禦産生決定性影響。
哥得蘭島是一座人口約6萬的島嶼,距離瑞典海岸約50英里,距離俄羅斯飛地加裏甯格勒150英里。
哥得蘭島被認爲在波羅的海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常被稱爲“不沈的航空母艦”。
箭頭所指小島即哥得蘭島
“與波羅的海有關的一切都是顯而易見的關鍵選項,”克里斯特森說。“這不僅體現在哥得蘭島上的軍事存在,也體現在監視偵察和潛艇能力方面。”
瑞典上周正式加入北約,這一舉動被認爲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該集團抵禦俄羅斯潛在軍事行動的能力。
大西洋理事會軍事分析師在去年的一篇報告中寫道,對于北約來說,“控制哥得蘭島可以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和波蘭的防禦産生決定性影響。”
近年來,瑞典在該島上的軍事存在有微妙變化。冷戰後,出于相對樂觀的評估,該國于2005年對這個小島實現了“非軍事化”,但在2018年,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後,瑞典重新在那裏部署了一個裝甲團。
2022年4月,即俄烏沖突全面爆發之際,瑞典政府宣布投資1.6億美元興建島上的軍事基礎設施。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目前約有370名士兵駐紮在那裏。據大西洋理事會稱,島上還部署有“豹2”坦克、CV90裝甲車和防空系統。
近年來,瑞典的中立地位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
今年,媒體預測瑞典將成爲實現將國防開支增加至 GDP 2%(北約建議的門檻)的18個北約國家之一。
這世界算是沒法消停了。12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說,在幾個月前就警告政府已經“沒有錢了”的拜登政府,宣布將爲烏克蘭提供新的一攬子武器援助計劃,價值高達3億美元。
拜登政府將爲烏克蘭提供新的一攬子武器援助計劃
五角大樓發言人賴德周二表示,該計劃將包括“毒刺”防空導彈、海馬斯的附加彈藥等。
在被問及國防部現在如何有資金用于烏克蘭援助時,五角大樓一名高級官員對CNN解釋說,“我們有節省下來的錢”。
但美國官員明確表示,這不是向烏克蘭提供急需武器的“可持續長期解決方案”,該計劃只能爲烏克蘭提供“幾周”的彈藥,而衆議院的共和黨人繼續拒絕將爲烏克蘭提供額外軍事援助的法案提交投票。
照這個節奏,不禁令人懷疑,下一個階段在烏克蘭戰場,北約是不是要親自下場了?!---[責任編輯 : 荀建國/來源: 樞密院十號]
*尴尬到死……*
作爲援助烏克蘭最積極的國家之一,英國率先提供“挑戰者2”主戰坦克,它也因此成爲烏軍獲得的第一種西方先進坦克。但在俄烏雙方的戰報上,這種坦克卻幾乎看不到蹤迹。英國媒體近日探訪裝備“挑戰者2”坦克的烏軍部隊時才發現了真相——這玩意在烏克蘭實在是不好用啊……
英國媒體記者探訪裝備“挑戰者2”坦克的烏軍部隊
英國《太陽報》11日報導稱,重達64噸的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時常陷入烏克蘭肥沃鬆軟的黑土裏,這已經成爲該坦克在烏克蘭面臨的頭號問題。該報記者原本是想去探訪“挑戰者2”坦克在烏軍中的高光時刻,沒有想到的是,這種重型坦克卻在訓練場上現場展示了“沈底”的尴尬場景。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英國記者原本登上一輛烏軍的“挑戰者2”坦克炮塔上進行現場報導,結果它直接陷入泥地裏無法脫身,盡管坦克乘員全力開啓油門試圖提供更多的動力,但仍然沒有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坦克在泥潭裏陷得越來越深,整個底盤幾乎都被淹沒了。
總之,英國記者眼睜睜地目睹了這輛坦克陷入泥潭的全過程……
“挑戰者2”坦克陷入泥潭
報導承認,“挑戰者2” 過于沈重的車體已經成爲它在烏克蘭發揮作用的最大障礙。烏克蘭肥沃的黑土蘊含著大量的有機物,具有顯著的保水能力。當暴雨侵襲時,黑土可以容納大量的水份,轉而變成令人生畏的泥地。而烏克蘭黑土還富含黏土成分,反過來又降低了土壤的滲透性,導致積水向下排出的速度十分緩慢,進一步加劇了地面的積水和泥濘。事實上,不僅是“挑戰者2”,西方提供的其他主戰坦克,包括美國的M1A1和德國的“豹2”系列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它們的重量普遍在55噸以上,非常不適應泥濘的烏克蘭土地。
應該說,如果西方援助烏克蘭坦克的時候略微回顧一下歷史,就應該看到過類似情況——二戰期間,德國“虎”式重型坦克在東線不止一次遭遇過這樣的困境。而蘇聯/俄羅斯汲取了這些經驗教訓,俄軍當前裝備的各型主戰坦克重量通常在45噸以下,而且采用了寬大的履帶,因此能夠在泥濘的烏克蘭野外保持一定的機動能力。
“挑戰者2”坦克非常不適應泥濘的烏克蘭土地
更糟糕的是,烏軍原有的裝甲搶救車輛都是爲俄式坦克而研制的,牽引力有限,無法拖動沈重的西方主戰坦克,這使得一旦西方主戰坦克在前線遭到損傷或受困時,想要將它們及時拖離變得非常困難。而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各種裝備中,缺乏配套的裝甲搶救車輛。外界熱衷于討論烏克蘭獲得了多少主戰裝備,卻經常忽視了它們需要各種配套設施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例如西方同樣忽視了提供掃雷和裝甲工程車輛,使得烏軍長時間無法突破俄軍用地雷和工事修建的堅固防線。
報導還提到,西方坦克過于沈重,使得它們穿過烏克蘭橋梁也變得困難。烏克蘭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大都是按照蘇聯時代的標准修建,是爲了承受俄式坦克的重量而設計的,無法承受西方坦克的重量。這也導致了烏軍這些重型裝甲車輛的戰場機動性大打折扣。
但話又說回來,設計于冷戰時期的西方主戰坦克是爲在西歐大平原上對抗蘇聯的鋼鐵洪流,原先就沒有考慮過需要在泥濘的東歐原野上作戰,實在不能責怪它們不適應烏克蘭戰場。只是烏克蘭當前嚴重缺乏重型裝備的狀況,哪裏還顧得上東挑西選呢?---[責任編輯 : 荀建國/來源: 樞密院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