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理解TikTok遭遇的三個邏輯

2024042222:56



大概率,至少今年,TikTok在美國還不會「死」。

今年3月初,美國眾議院火速提出並通過了一項法案,讓TikTok陷入危局。按照這一版法案,母公司字節跳動必須在六個月裏把TikTok美國業務給剝離出去,讓它不再由中國公司控製,否則TikTok就將在美國全面被禁,不能上架應用商店,不能更新或者維護——粗暴翻譯:TikTok要麽賣掉,要麽死。

法案隨後交到美國參議院,節奏倒是一下子慢了下來——參議員們不太著急開會討論。直到4月10日,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Maria Cantwell終於表了個態,參議院考慮把剝離TikTok的最後期限從六個月延長到一年:「我想這樣(延長最後期限)更能保證(法案)取得成功。」(My guess is that would be a good component to guarantee success.)——再粗暴翻譯一下:要讓你賣得或者死得盡量服氣一點。

所以,TikTok頭上懸的這柄利劍在什麽時間、從什麽角度刺下來,依然是個未知數。

現在倒是時候捋一捋了:它究竟是如何落入這種處境的?

邏輯1:TikTok太成功

中國互聯網巨頭被美國監管甚至製裁,阿裏巴巴和騰訊等早已遭遇過。但TikTok面臨的監管力度和受到的關註,可謂高出幾個數量級。

原因也簡單,作為一款社交App的它在美國太過成功,已經成了國民級應用。按照每月活躍用戶排名,TikTok在美國市場排名第三,如果比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榜內其他巨頭App都輸給它不少。



|圖片來自《財新周刊》報道《TikTok倒計時》

TikTok的成功也不止在美國。歐洲、東南亞、南美……全球大量用戶特別是青少年人群,在幾年時間裏迅速成為TikTok重度使用者,除了日常娛樂之外,人們也開始用它進行更廣泛的社交活動和獲取資訊。

這一方面印證了TikTok產品力和本地化運營能力的強大,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讓各國政府對它異常重視。

印度最干脆地早早禁掉TikTok——不過是把它和微信等其他中國公司應用「團滅」的。



|圖片來自《財新周刊》報導《TikTok倒計時》

一旦美國此次強迫剝離或者禁用成真,接下來必然是加拿大、歐盟各國、澳大利亞等逐個開始行動,其余地區也難保沒有「幺蛾子」。

如果在各個地區分別切割運營,丟掉了產品技術上的協同和規模效應,TikTok的未來發展勢必收到嚴重影響。

全球化發展太成功,反而成了TikTok的一大命門。這是無奈的必然,還是本可以規避的戰略失誤?

邏輯2:TikTok踩中兩個敏感點

敏感點一,是美國政治。

TikTok兩次被禁的大戲分別在2020年和2024年總統大選前上演,這當然不是巧合,美國所有政治人物都不會錯過用TikTok話題爭取選民。

2020年8月,特朗普頒布多道總統行政令,要在一個多月後就徹底封殺TikTok。巨大壓力之下,字節跳動已經幾乎要和美國公司甲骨文和沃爾瑪談妥,出售部分TikTok股權給這兩家公司。

但隨即兩家美國地方法院先後叫停行政令,特朗普敗選下臺,新任拜登政府第二年完全撤回了相關行政令,危機暫時告一段落。

從結果來看,封殺TikTok這張牌,也沒讓特朗普打贏選戰。



接下來的幾年,TikTok在美國和全球的運營繼續飛速發展,但面臨的美國政治環境顯然繼續惡化。2024年美國眾議院最新通過的這個針對TikTok的法案,在商務委員會是以50比0的票數通過的,眾議院全體投票的結果也是壓倒性的352比65。反對的議員,許多也是在方案或者程序方面有異議。

這次總統不是主角,但拜登也不能錯過「表演時間」,他很爽快地表示,只要參議院通過法案,自己會馬上簽署——盡管拜登自己的競選團隊剛剛在2月啟用TikTok做了宣傳。

按照參議院的最新表態,如果強製剝離的最後期限延長到一年,實際的禁令生效要到下一任總統明年上任之後。到時要是特朗普重新上臺,這劇情真的很難想象……

第二個敏感點,是科技巨頭監管。

2023年3月的一場聽證會,讓不少中國網民為接受議員輪番盤問,為「飽受摧殘」的TikTok CEO周受資打抱不平。

但是公平地說,國會聽證會「上強度」對TikTok的美國競爭對手們也是家常便飯,Meta的老板紮克伯格基本年年都要被議員們輪番拷問。2024年1月31日,紮克伯格、周受資和另外一些公司高管就在另一場聽證會上,受到了參議員格雷厄姆「雙手沾滿鮮血」的指責,當時現場觀眾們高聲鼓掌支持他的發言。



質疑科技大公司技術壟斷、商業模式扭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保護不利,是美國政界相當一致的態度。他們對TikTok只是加持了對中國背景的警惕。

正因如此,美國政界其實完全不支持由本國的科技巨頭們來接手TikTok。挺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雖然依然支持管製TikTok,卻也專門表示他不喜歡facebook,而封禁TikTok會讓facebook更強大……

邏輯3:TikTok的命運關系到多少錢,哪些人?

根據一份對應用程序內購付費的統計,TikTok是2023年全球用戶人均付費額最高的手機App,已經超過了所有手機遊戲和影視訂閱App。

有點可怕的是,這些付費其實主要是打賞,TikTok的電商業務還沒有真正起飛。而對TikTok商業化前景,外界雖然未必一致看好,卻也絕不會低估。

根據財新的報道,2022年9月字節跳動向股東回購股票時,公司的估值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其中TikTok的估值占到了接近一半。

目前字節跳動的股權結構中,創始人張一鳴和員工占四成,另外六成是國際機構投資者,包括了美國的幾家機構。TikTok接下來的命運,跟他們的財富緊密相連,當然也跟競爭對手Meta、Alphabet的股價關聯不小——如果TikTok倒下,短視頻市場的龍頭位置又有得爭了,它們廣告收入也會更好。

而電商巨頭Amazon和中國跨境電商Shein、Temu也要等一個結果:TikTok Shop到底會不會繼續加入它們的北美混戰?

對於接近萬人規模的TikTok美國員工們來說,未來半年到一年裏,內容運營團隊可以繼續花式動員美國用戶,動之以情,報之以利,畢竟已經有那麽多TikToker和中小企業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如何依靠這個App展示自我,賺錢謀生。

而TikTok的電商團隊在不確定性面前恐怕很難大展身手了,或許只有蟄伏一段。但是,員工績效怎麽辦,賺錢怎麽辦?

未來生死則待下回分解。

註:本文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梳理,內容核心主要來源於閱讀2020年以來媒體對TikTok的追蹤報道,特別是財新記者做的一系列封面報道長文,它們可以算是全程解析了TikTok的快速崛起和重重危機。

涉及的報導及鏈接:

1、《》https://weekly.caixin.com/2024-03-22/102177960.html

2、《》https://weekly.caixin.com/2022-09-30/101947181.html

3、《》https://weekly.caixin.com/2020-09-25/101609574.html

4、《》https://weekly.caixin.com/2020-07-17/101581171.html

*作者:文和-作者簡介:財經媒體工作十五載,金融業新人。---來源: 秦朔朋友圈-